警惕"企业版央行数字货币"风险
哨兵全球基金创始人克朗兹对所谓"企业版央行数字货币"发出警告,他认为这种新型私人货币形式与政府支持的央行数字货币(CBDC)具有相同的监控和控制机制。
稳定承诺下的隐性风险
克朗兹指出,认为稳定币比加密货币更安全的观点具有误导性。由现金或短期政府证券支持的稳定币仍然面临流动性危机风险,这类似于曾经导致金融机构倒闭的"银行挤兑"数字版。而算法稳定币和合成稳定币则依赖市场行为和代码,在极端波动时可能崩溃。
"人们误以为稳定就等于安全,"克朗兹表示,"实际上只是风险更难被发现。"
创新快于监管带来的挑战
克朗兹补充说,通证化和区块链金融的快速发展既创造了非凡机遇,也带来了危险的盲点。他将当前的创新浪潮描述为"同时发生的十次黑天鹅事件",市场某处的突破可能在别处引发意外后果。
据DeFiLlama数据显示,流通中的稳定币总价值已突破3000亿美元,这既表明采用率激增,也意味着系统性风险增加。克朗兹担忧,随着大量资金与私人发行方绑定,下一次重大动荡可能来自行业内部。
分歧的政治格局
这场争论已蔓延至华盛顿政界,新提出的《GENIUS稳定币法案》使立法者产生分歧。支持者视其为必要的监管步骤,批评者则称这是通往集中式数字控制的伪装路径。议员玛乔丽·泰勒·格林更将其称为"特洛伊木马",认为可能催生由能冻结或监控每笔交易的机构运营的无现金社会。
对克朗兹而言,问题的核心不在于数字货币是公有还是私有,而在于谁掌握将其关闭的权力。他认为,同样的技术既能实现金融民主化,也可能被用来限制金融自由,这取决于代码背后的操控者。
"技术不站队,"他说,"但人会。这正是投资者在信任某种代币前需要明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