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将于2026年实施加密货币新规要点
香港金融管理局近日宣布,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制定的加密货币资产分类新规将于2026年1月1日正式生效。该政策将显著影响银行业对数字资产的管理方式,推动市场实践与全球监管标准接轨。
监管框架核心内容
新规将加密货币资产分为两类:由现实资产支持的稳定币和代币化资产将享受较宽松的监管待遇;而比特币、以太坊等无担保代币则面临更严格的资本要求。银行需相应调整对不同类别加密资产投资的风险评估和资本配置。
行业影响与反馈期
该分类框架可能促进持牌稳定币的发展(因其被视为低风险资产),同时严格的监管要求可能降低无担保代币对机构投资者的吸引力。相关咨询草案《CRP-1加密货币资产分类》现正公开征求意见,截止日期为2025年10月10日。
香港加密监管与全球趋势同步
香港此次监管更新旨在推动数字金融生态系统与国际标准接轨,特别是对稳定币的监管框架。分析认为,这种分类监管模式有助于增强投资者信心和市场稳定性,吸引更多机构参与者。
根据最新市场数据,比特币现报114,191.67美元,市值2.27万亿美元,占据57.46%的市场主导地位。过去一周涨幅3.08%,但近30日仍下跌3.92%。24小时交易量达560.9亿美元,增长2.39%。
值得关注的是,类似香港这种基于巴塞尔协议的加密监管框架,最早由欧盟和瑞士率先采用,现已逐渐成为全球数字资产风险加权资本政策的范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