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全球货币供应量创纪录增长为比特币提供强劲助力;现货比特币ETF或很快超越黄金持仓量,巩固其储备资产地位;散户资金流入虽有限,但若主流兴趣回归或将引发强劲上涨。
比特币能否突破历史新高?
7月23日比特币价格触及12万美元后,交易员开始质疑其年内能否再创新高。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及人工智能行业可持续性仍是主要风险,但三大中短期驱动因素可能推动比特币市值突破当前2.3万亿美元水平。
估值争议与货币扩张
部分分析师预测比特币将超越黄金23万亿美元估值,亦有观点认为其与科技股的完全脱钩仍需时日。即便投资者认知未变,全球货币供应扩张正为新范式奠定基础——英伟达的估值变化或已释放信号:该公司市值在六个月内从2.3万亿飙升至4.4万亿美元,同期净利润却未增长,这可能预示货币扩张背景下传统估值体系正在失效。
基本面支撑
全球21家主要央行7月M2货币供应量达55.5万亿美元历史峰值,而美国联邦预算赤字九个月内累计1.3万亿美元。这种环境持续利好比特币多头,即便其与科技股相关性依然显著。
散户入场潜力
尽管比特币过去一年上涨116%,散户资金仍未大规模进场。相较标普500指数22%的年化回报率,这个差距正形成资本虹吸效应。随着主流企业持续布局加密货币领域,散户驱动的上涨行情或将在2025年迎来爆发。
政策利好与机构布局
近期美国401(k)退休账户获准配置加密货币的政策变化,被业内人士认为可能"为比特币解锁数万亿退休资本"。目前美国现货比特币ETF管理资产达1500亿美元,接近黄金ETF的1980亿美元规模。当比特币ETF持仓超越黄金时,其作为储备资产(而非风险资产)的认知将得到强化。
未来展望
随着上市公司、主权财富基金及政府逐步将比特币纳入储备资产,更多机构投资者或将建立头寸。虽然具体时间表尚不明确,但比特币在2025年冲击新高的轨迹已愈发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