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对比特币的胃口依旧旺盛 但布局方向往往出人意料
2025年,挪威主权财富基金作为公共资产管理领域的重要参与者,其对领先加密货币的间接敞口已增长近三倍。虽然不计划直接购入BTC,但通过精心设计的策略,该基金已在加密生态系统中建立了稳固的立足点。
核心要点
• 挪威通过关键企业间接持有的比特币敞口增长三倍,但未进行直接购买
• 借助ETF和加密企业,主权财富基金成功规避直接投资限制
• 从哈萨克斯坦到美国,比特币正在国家投资组合中占据战略地位
有条不紊的布局扩张
根据K33研究数据,该基金间接持有的比特币已达7,161枚,价值约12亿美元。这一增长主要源于其对MicroStrategy、Metaplanet及美国交易平台Coinbase持仓的大幅增加。
在过去一年中,该基金持有的MicroStrategy股票增值133%,Coinbase持仓增长96%。总体来看,其比特币相关敞口较2024年激增192%。
这种策略源于监管限制——多数主权财富基金被禁止直接购买加密货币。因此,资产管理方更倾向于通过中间载体进行布局,即持有比特币的相关企业和基金。
全球性的比特币配置趋势
挪威并非唯一增加比特币敞口的国家。在美国,威斯康星州投资委员会率先通过ETF投资比特币,其持仓金额从1.64亿美元一度攀升至3.21亿美元。全美范围内,超过1,300支新型ETF的推出,显示出机构投资者对该产品日益增长的热情。
这种间接投资方式在遵守严格监管要求的同时,提供了宝贵的操作灵活性。通过间接敞口获取加密市场收益,既能规避直接持有带来的政治与运营风险,又成为重要的战略工具。
东方动向:哈萨克斯坦的跟进
今年七月,哈萨克斯坦主权财富基金宣布将部分储备资产(包括黄金和外汇)转化为加密货币。据该国央行行长透露,此举旨在实现收入多元化,并获取加密市场的增长潜力。
这些动向反映出一个微妙而决定性的转变: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不再仅被视为投机资产,它们正逐步融入国家资产管理体系。以美国为例,银行业已获准买卖和持有加密货币。这些重量级玩家的每个动作,都可能最终影响市场的未来估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