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安创始人CZ引发AI区块链项目构建新讨论
币安创始人兼前首席执行官赵长鹏(CZ)近日在加密社区引发了新一轮讨论。这位加密领域高管质疑,以人工智能(AI)为核心的区块链项目究竟应该建立在第一层(L1)还是第二层(L2)网络上。这一广泛讨论与行业趋势相契合,AI与区块链的融合正日益成为开发者和投资者关注的焦点。
L1与L2的优劣之辩
在X(前身为Twitter)平台的最新发文中,CZ强调此类项目的核心目的并非开发更优的区块链,而是支持AI经济。他指出,虽然L1提供了更大的主权和去中心化,但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来维护节点和验证器。相比之下,L2通过利用以太坊等现有生态系统提供了便利,包括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和工具,且不会对基础层造成显著的价值流失。
“L1 vs L2…新AI项目是L1还是L2重要吗?…L1比L2更酷还是相反?老话题了,但想知道看法是否有所改变,”CZ在发文中欢迎讨论。
加密分析师Hitesh Malviya认为L1是更优选择。他主张寻求建立自身共识机制、优化性能和降低验证器成本的项目采用L1网络。然而,他也警告称,尽管许多L1项目进行了大量融资和用户获取工作,但在代币生成事件(TGE)后仍会出现70-90%的用户留存率下降。
“即使你留住了用户,你也只能看到一个类别或利基市场在链上获得最大吸引力。因此,如果目的地已经明确——留存率下降、用户获取成本更高以及特定利基市场需求——那么为什么不使用L2堆栈构建应用链呢,”Hitesh说道。
AI区块链项目的发展路径
鉴于这些挑战,他建议将以AI为核心的区块链构建为L2应用链是更实际的做法。这将允许更快的开发、营销和扩展。
与此同时,BNB Chain业务发展团队的Walter支持L2。他强调了L2对现有工具和基础设施的可访问性。他的评论也暗示了关于AI区块链项目的猜测。
投资者和区块链顾问Anndy Lian为这场辩论增添了另一个维度。在X平台的后续评论中,他认为AI在第三层(L3)最有效。他解释说,虽然在L1上实现AI在理论上是可能的,但由于资源和计算能力的限制,这并不实际。
“AI可以在区块链的第1层、第2层或第3层实现……在实践中,第3层是AI最有效和最频繁被利用的地方,它利用了区块链的优势,同时适应了AI的计算需求,”Lian解释道。
行业趋势与未来展望
与此同时,CZ在人们对AI集成L2网络兴趣日益增长的背景下讨论了AI在区块链生态系统中的定位。2024年6月,币安投资了一个AI增强的L2网络(现为YZI Labs),该网络利用AI技术提升安全性。这一投资标志着币安在AI-区块链融合方面的战略重点,可能影响了CZ的最新提问。
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也一直在积极讨论L1和L2的扩展解决方案。上个月,Buterin概述了2025年扩展以太坊L1和L2协议的路线图。然而,他最近也警告称,由于经济模型薄弱和执行不力,许多L1项目可能面临困境。
这些声明进一步加剧了关于AI项目应该建立自己的主权链还是与现有生态系统集成的争论。
尽管如此,CZ提出这个问题的时机可能表明他正在为新的AI区块链倡议评估市场情绪。鉴于币安对AI驱动项目的投资以及对模块化区块链架构日益增长的兴趣,他可能正在为未来的项目试探风向。
主权性、可扩展性和可访问性之间的权衡将塑造AI-区块链融合的未来。这可能使开发者和投资者必须仔细权衡他们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