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游客现可通过新推出的沙盒计划,在持牌平台上将加密货币兑换为泰铢。该举措在原有普吉岛试点基础上拓展至全国范围,并纳入监管体系。运营商需满足反洗钱规定、执照审批及游客消费限额等严格条件。
泰国推出全国性加密货币沙盒计划
泰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与央行联合启动针对外国游客的加密货币沙盒计划。新监管框架允许游客通过持牌数字资产运营商将数字货币兑换为泰铢,旨在支持金融创新、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同时确保数字金融使用的安全性与可追溯性。
据当地媒体报道,该沙盒计划延续了此前普吉岛的区域性试点方案,现已升级为全国性项目并纳入正式监管。在此模式下,游客可通过受监管的电子货币平台使用数字资产兑换的泰铢进行消费,但现行法规仍禁止直接使用加密货币支付。
监管机制与实施细节
目前该计划正处于公开征求意见阶段,获批的交易所、经纪商和交易商将参与为期18个月的可延期测试。运营商除需满足监管条件外,还必须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并与持牌电子货币服务商建立合作。反洗钱办公室与央行将共同参与沙盒运营的监督工作。
行业反响与实施挑战
参与运营商需遵守包括服务范围、交易限额及反洗钱措施在内的严格准入标准。游客仅能通过二维码支付等受控渠道使用兑换的泰铢,该框架力求在创新与金融安全之间取得平衡。
尽管前景看好,泰国旅游理事会对行业准备度及公众认知表示担忧。理事会副主席指出,普吉岛许多商户仍不了解沙盒框架及听证会信息。旅游业者同时呼吁明确可接受的加密货币种类及具体兑换操作流程。
该全国性计划标志着从原有普吉岛试点的重大升级。业内人士表示,新方案体现了泰国对构建数字资产监管体系的决心。随着区块链金融应用的推进,当局需确保旅游行业的稳定运营与合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