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联储终止针对银行加密业务的特设监管计划
美联储已正式关闭其为监管银行涉足加密货币领域而设立的特设监管项目。该决定于周五公布,央行宣布终止其"创新活动监督计划"——该计划原本用于加强对银行参与加密资产、区块链实验和技术密集型合作项目的监管。
监管框架的转变
根据美联储官网发布的公告,这一调整已通过美联储理事会的正式文件确认。该专项监管计划自2023年实施,旨在帮助美联储追踪被监管银行内部的"创新活动",包括:加密资产托管、加密抵押贷款、基于区块链的服务(如代币化美元),以及银行与非银行机构通过API等技术合作提供金融服务等。
美联储表示现已"强化了对这些业务的理解",不再需要单独的监管框架。去年通过信函形式发布的该计划官方指南也同时废止。
加密监管趋于常态化
现已废止的创新活动监督计划最初旨在加强美联储对银行涉足高风险实验的监管力度,特别是涉及加密货币和分布式账本技术的业务。其监管对象包括:与加密公司开展业务的银行、发行稳定币的机构,以及采用分布式账本技术构建系统的银行。任何通过API等工具与非银行合作伙伴联合提供金融服务的模式也被纳入监管范围。
需要明确的是,该计划并非出台新法规,而是加强对特定业务的监控。当银行探索资产代币化、美元代币或客户加密资产托管等业务时,美联储要求及时报备。若银行主要向加密公司提供存款、支付或贷款服务,则会面临更密切的监管。
监管逻辑的演变
在2023年的监管信函中,美联储曾指出创新可能有助于经济发展,并为传统银行体系未覆盖的人群提供金融服务。但同时也警告称,这些变革可能导致金融体系"快速转变",并产生现有法规未涵盖的法律灰色地带或风险。当时认为该计划能帮助监管机构跟上变革步伐。但显然,一年的特设监管已满足需求。
回归常规监管体系
在该计划下,涉足加密领域的银行从未被忽视。美联储追踪的业务范围从加密交易促成到稳定币发行无所不包。与加密及金融科技公司联系紧密的银行均被自动列入重点监控名单。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金融科技合作模式中,科技公司负责前端运营,而银行通过API提供后端基础设施接入。这种模式在服务加密原生客户的银行中尤为盛行。美联储还特别关注银行参与的分布式账本技术项目,尤其是可能影响更广泛金融系统的创新尝试。
最新文件中的关键表述表明:"理事会正将这些业务的知识积累和监管工作重新纳入标准监管流程。"这标志着加密业务将回归常规监管框架,但监管力度并未减弱,只是不再采用特殊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