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仅靠持有远远不够”…比特币($BTC)亟待扩大实际应用

2025-10-02 21:58:33
收藏

比特币不应仅被视为"储蓄手段"

有观点指出,当前将比特币(BTC)单纯视为"储蓄工具"的认知方式,最终可能限制其实际效用。若盲目遵循"Hodl(长期持有)"策略,比特币很可能偏离其最初作为"电子现金"的设计初衷,沦陷为单纯的价值存储工具。

对"劣币驱逐良币"理论的反思

MoneyBadger首席执行官Carel van Wyk在近期撰文中尖锐指出:"'使用劣币(法币),囤积良币(比特币)'的策略源于错误解读。"他强调:"现实已非劣币独占的局面,越是面临政治动荡和货币贬值的国家,越应积极运用比特币。"特别是像南非这样本币信用受损的国家,扩大比特币的实际应用显得尤为迫切。

理想与现实的鸿沟

与中本聪2008年白皮书提出的"点对点电子现金系统"愿景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前绝大多数用户将比特币视为长期投资资产而非交易媒介。这种现象导致比特币在日常生活中的采用率低迷,进而形成监管机构不承认其"货币"属性、仅认定为普通资产的恶性循环。

采用率低迷的结构性原因

比特币普及受阻的机制非常清晰:虽然热心支持者极力敦促商家接受比特币支付,但实际消费行为却寥寥无几。最终商家因需求不足撤销支付选项。典型案例是南非支付服务商PayFast于2014年首推比特币支付,却因使用率过低在2019年终止服务。

延迟消费的悖论

投资者常持"比特币终将自然普及"的乐观论调,但无限期推迟实际使用反而延缓了采用进程。专家批评,因担心短期价格波动而拒绝消费,本质上是对比特币现时价值的否定。

双轨制钱包策略

Van Wyk提出:"储蓄与消费并行的策略最能促进比特币实际应用。建议用户运行两个钱包:一个用于长期储蓄,另一个用于日常消费。"这种模式在税务处理方面也更具优势。

消费驱动的市场机制

消费行为直接刺激市场需求。当人们用比特币购买咖啡、日用品时,商家自然获得接受该货币的动机。南非部分支付服务商已推出"10%比特币返现"计划,Binance交易所也通过QR码支付提供50%返现优惠。此外,规避外汇手续费、银行延迟和货币转换程序等优势,也增强了消费者的使用意愿。

税务瓶颈与突破可能

当然,现行制度要求每笔比特币交易都需申报税务构成现实障碍。但若更多税务机关能像澳大利亚那样,将小额交易视为"免税个人资产",比特币的消费基础将更加稳固。

行动的时刻

若要将比特币打造成真正的"现金系统",现在就是打开钱包的时刻。仅靠"持有"再难推动实质变革。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