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银行计划推出与G7货币挂钩的稳定币以革新全球数字支付
在新出台的美欧法规推动下,银行业对受监管的稳定币项目兴趣激增。分析师预测,银行支持的稳定币可能吸引全球1万亿美元的存款。
包括高盛、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瑞银在内的十大金融机构宣布,已就探索发行与G7货币挂钩的稳定币达成共识。该项目旨在建立完全由储备金支持的数字货币,并在公有区块链上运行。这是传统银行业利用区块链技术推动支付现代化的重大举措。
全球银行启动G7货币支持的稳定币计划
该联盟表示将研究"1:1储备金支持型数字货币"的可行性。这种代币将锚定美元、欧元、英镑和日元等主要G7货币。该计划旨在实现更快速、更便宜且更高效的跨境支付,同时确保符合监管要求。
参与机构包括高盛集团、德意志银行、美国银行、桑坦德银行、法国巴黎银行、花旗集团、三菱UFJ银行、道明银行集团、巴克莱银行和瑞银集团。这些银行确认正在与主要市场的金融监管机构进行谈判,以确保完善的监管和风险管理。
监管明确性推动区块链与稳定币采用
随着新规实施,美国和欧盟正为稳定币发展提供政策支持。7月通过的《GENIUS法案》为支付类稳定币制定了发行和交易规则,虽然该法案将于2026年底全面生效,但已为银行开发数字货币产品提供了明确法律框架。
欧洲在《加密资产市场法规》(MiCA)框架下也取得进展,允许银行尝试基于区块链的支付。这些政策促使传统金融机构进入原本由Tether和Circle等加密原生企业主导的领域。
但国际监管机构仍持谨慎态度。英格兰银行行长安德鲁·贝利和欧洲央行行长克里斯蒂娜·拉加德警告称,个别机构发行的稳定币可能威胁货币稳定。参与银行强调,其提案将遵守高储备金要求,并通过透明度建立信任。
银行入局加剧稳定币市场竞争
该联盟的举措可能重塑当前由Tether主导的稳定币市场。根据标准渣打银行分析师预估,受监管的银行发行稳定币有望在三年内从新兴市场吸引1万亿美元存款。
该项目也呼应了欧洲近期动向。9月,包括ING和裕信银行在内的九家银行宣布推出欧元稳定币计划。美国方面,法国兴业银行今年初推出了美元支持代币,虽然采用率较低,但仍有约3000万枚代币在流通。
银行业同时在进行存款代币化实验。摩根大通和汇丰银行均已试点基于区块链的支付系统,支持机构间安全即时转账。这些发展表明一个明确趋势:全球银行正在为区块链支撑日常交易的数字未来做准备。
若成功实施,这将成为首个由传统银行运营的多货币网络,有望建立数字支付新标准,并对加密货币领域的其他稳定币形成挑战。虽然尚未公布具体推出时间,但该项目标志着主要金融机构正将区块链技术整合至全球支付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