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创新高之际 企业持币公司股价为何表现低迷?
2025年8月13日,比特币价格创下124,457美元的历史新高。然而,企业级比特币持币公司的股价却远未触及历史高点。这类公司以"股票表现优于比特币"为卖点,但实际表现是否兑现了承诺?
核心发现
• 比特币持币公司虽有正向修正后净资产值(mNAV)等指标支撑,但股价表现疲软
• 专家指出投资者信心不足、价值稀释、市场更关注比特币本身是持币公司表现不佳的主因
• 只要做好风险管理,比特币持币公司不会轻易崩盘
比特币与以太坊价格飙升
比特币今年第六次刷新历史纪录,创下单年内前所未有的连涨纪录。价格飙升主要源于比特币现货ETF资金大量流入,以及美国通胀报告强化了市场对9月降息的预期。
在触及124,450美元后,BTC价格迅速回落至120,000美元下方,这主要源于获利回吐。比特币交易量激增31%,数小时内空头平仓金额达1.3亿美元。
虽然涨幅温和,但成就不可否认。这印证了日益流行的观点:本轮周期与众不同,传统的四年周期规律可能不再适用。
以太坊自7月以来保持横盘走势。当比特币创新高时,ETH虽同步上涨,但距2021年4,800美元的历史高点仍有100美元差距。不过以太坊七日涨幅达20%,远超比特币约2%的涨幅。
持币公司股价表现疲软
当天明显未创新高的资产类别,正是比特币持币公司的股票。持币公司支持者常宣称,这些股票能让投资者间接享受比特币上涨收益,同时规避直接持有加密货币的监管风险。
加密社区对持币公司存在分歧:有人认为这是加密世界进军华尔街的特洛伊木马;也有人认为恰恰相反,这是传统金融诱使比特币持有者转向股票市场的策略。
持币公司通常通过发债等传统融资手段增持比特币。随着每股比特币持有量上升,理论上股价应相对净资产价值(NAV)存在溢价。但近期情况并非如此。
在比特币创新高当日,头部持币公司Strategy(MSTR)股价较自身峰值下跌16%。该公司自去年11月后再未创新高,与比特币2025年六次破纪录形成鲜明对比。风险管理能力较弱的小型持币公司跌幅更大,部分跌幅高达80%。
针对这种差异,业内专家指出,虽然部分持币公司股票仍存在溢价,但近期下跌反映出市场对其杠杆率、股权稀释和投机性高估的担忧。这些公司需要展现除比特币价格投机外更扎实的基本面,才能重获投资者信心。
多重挑战并存
除股权稀释和投资者疑虑外,比特币持币公司还面临新型加密货币持币机构的竞争压力。与此同时,比特币ETF与现货价格的高度联动性进一步凸显——例如贝莱德的IBIT ETF就在比特币创新高当日同步飙升。
部分批评者警告称,如果缺乏健全的风险管理机制,持币公司可能被迫抛售比特币来履行债务,这将损害整个行业的声誉,波及那些经营策略更稳健的企业。
不过分析师认为持币公司崩溃风险极低:比特币已度过泡沫阶段,成为受现实资本和监管背书的可行资产。作为一种科技型商品,其稀缺性和持续需求将直接惠及相关企业。关键在于持币公司能否建立与比特币波动性相匹配的风险管理和债务控制体系。
行业观察家补充指出,持币公司的生存取决于三要素:保持投资者信任、控制债务规模,以及适应市场调整。在此过程中,实力较弱的参与者可能面临整合。
市场迹象显示持币公司短期内不会崩盘。例如知名投资机构近期斥资1.7亿美元购入新晋持币公司Bullish的股票,该公司创始人此前已向以太坊持币机构Bitmine投资数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