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最大银行摩根大通全面进军稳定币市场
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即将全面开展稳定币业务。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Jamie Dimon)在近期财报电话会议中明确表示:"我们将积极参与基于摩根大通存款的数字代币和稳定币业务",并将与金融科技企业的竞争列为主要动因。随着科技公司持续尝试替代传统金融系统功能,银行业也不得不进入稳定币领域。
银行业巨头的战略布局
戴蒙虽然表现出一定保留态度:"稳定币确实属于有效资产类别,但我不完全理解必须使用稳定币的具体原因",但他同时强调:"我们参与其中是为了真正理解并掌握这项技术"。目前摩根大通已在试运行其专属数字代币"JPM Coin",此举标志着该行正在向更广阔的稳定币领域拓展。
同日,花旗集团(Citigroup)也公布了稳定币发行计划。首席执行官简·弗雷泽(Jane Fraser)表示:"正在研发用于激活数字支付的自有稳定币'Citi Coin'",并指出:"我们认为代币化存款资产领域是最重要的机遇"。
2025年竞争白热化
大型银行的稳定币竞争在2025年进入新阶段。今年5月曾有报道称,摩根大通、美国银行、花旗集团和富国银行等机构正在讨论联合发行稳定币的方案。随着数字资产监管环境逐步完善,这一趋势正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监管环境逐步明朗
美国参议院近期通过了规范稳定币及其发行主体的《GENIUS法案》,目前正等待众议院审议。对此,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在国会进入"加密货币主题周"时公开表态:"《GENIUS法案》必须立即通过"。特朗普政府长期认可稳定币作为维持美元霸权地位的战略价值。
市场规模加速扩张
全球稳定币总市值目前已达2580亿美元(约359.2万亿韩元),较2024年7月16日的1633亿美元(约227.9万亿韩元)增长约58%。鉴于市场的快速增长态势,分析普遍认为稳定币成为金融基础设施组成部分只是时间问题。美国大型银行和政府立场的变化,很可能成为这一转型的重要推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