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美国FHFA考虑将加密资产纳入房贷审核…自主保管许可成焦点

2025-07-19 23:16:11
收藏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拟将加密货币纳入房贷风险评估体系

美国联邦住房金融局(FHFA)近日发布指导意见,宣布将研究把加密货币纳入住房抵押贷款风险评估的可行性方案。这一举措可能为长期持有加密货币的借贷者提供更宽松的贷款标准,引发市场高度关注。

数字资产时代的房贷体系革新

FHFA此次行动是对住房金融系统进行数字化改造的重要尝试。当前多数加密货币持有者申请房贷时不得不将资产变现,若加密货币能被纳入贷款评估要素,将有效降低流动性转换成本,拓宽金融服务的可及性。

监管误读与核心原则澄清

部分观点误读该指引要求"加密货币必须托管于受美国监管的中心化交易所",实则FHFA仅将"可托管于受监管交易所的数字资产"作为选项之一,并未排除自主托管(self-custody)方式。行业专家强调,验证能力(verifiability)才是核心标准,强制特定托管形式违背政策初衷。

自主托管的系统性优势

自主托管机制本质上是加密货币安全性与透明度的基础架构。在交易所破产事件频发的背景下,系统性自主托管方案反而能提供更优的资产监控与保护能力。通过链上数据验证的持有证明与所有权确认,目前已可通过多种第三方工具实现。

亟待建立合理的评估框架

业界呼吁建立更具包容性的评估体系:只要满足流动性验证标准,无论自主托管或第三方托管的加密资产都应纳入考量,同时需设置基于市场波动的价值折减(haircut)机制。此外,还应制定加密资产在总资产中的风险权重上限。

标准化验证体系的关键作用

核心在于建立与资产形态无关的标准化验证流程,包括可靠的价格发现机制和所有权验证程序。这种模式已在股票、外汇等波动性资产类别中成熟应用,加密货币领域理应遵循相同原则。

构建面向未来的监管思维

简单将加密货币套用传统金融框架可能阻碍技术创新。当前正是超越"削足适履"式监管的关键时点,政策制定者需要深化对自主托管技术、去中心化原理的理解,才能设计出尊重用户自主权的房贷评估体系。

这种基于加密货币本质属性的政策设计,不仅关乎用户便利性,更将为数字资产与传统金融的有机融合奠定基础,塑造更具韧性的新型金融基础设施。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