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The Open Network (TON) 介绍——从技术革新到生态爆发:一场去中心化互联网的进化实验

2025-08-12 15:19:56
收藏

在区块链和社交媒体交汇的浩瀚海洋中,诞生了一个颇具戏剧性的项目——TON(The Open Network)。它原本是Telegram团队在2018年发起的区块链计划,曾因美国SEC(证券交易委员会)的监管风波而被迫“夭折”;然而在社区开发者的重新拯救与演化下,TON浴火重生,并在2024年前后迎来了一场爆发式的“逆袭”。

很多人或许不了解TON与Telegram的渊源,也不明白它究竟对区块链世界意味着什么。假设我们用一个最通俗的类比:想象微信突然宣布,未来小程序、支付、社交数据全部迁移到一条自主的区块链上,用户既能像发微信红包一样发送加密货币,又能让所有对话和交易数据“不可篡改”地存储于全网。这种“社交即金融”“应用即合约”“数据即资产”的体验,正是TON所描绘的全新图景。

image (37).png

一、TON的发端:从社交工具到价值网络的基因重组

1.1 早期故事:从17亿美元融资到监管封杀

1、2018年,Telegram创始人杜罗夫兄弟(Pavel & Nikolai Durov)宣布启动TON项目,旨在打造一条为社交应用量身定制的下一代区块链。他们通过私募融资共计17亿美元,创下当时加密行业最大的融资纪录之一。

2、然而好景不长,美国SEC对TON的融资合规性提出质疑,认为TON在向美国投资人出售未注册证券。经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法律纠纷,Telegram团队最终在2020年被迫宣布放弃TON的开发工作,并向投资者退还大部分资金。

3、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似乎意味着TON将“胎死腹中”。然而开源的力量不可小觑——在Telegram公开项目代码之后,一群来自全球的社区开发者迅速接过“遗产”,并得到帕维尔·杜罗夫在公开场合的声援。就这样,TON开启了其去中心化重生的序幕。

1.2 社区拯救:浴火重生的序幕

1、2020年-2022年间,名为“NewTON”的社区团队先后推出了去中心化验证者网络、钱包应用以及基础应用工具,TON重新被激活;

2、2024年,在多家交易所上线TON代币,市值迅速攀升。Telegram也开始将更多资源向TON生态倾斜,并与之实现深度整合;

3、同年,TON的TVL(总锁仓价值)在短短一年间暴涨数十倍,生态应用从最初的寥寥数个扩张到数百乃至上千个。

这场由社区主导的“拯救项目”最终收获了丰厚成果,向世人证明了去中心化不仅是一句口号,更是一种不依赖单一主体的强大生命力。

二、技术架构:如何支撑十亿级用户场景?

TON最大的技术目标之一,就是要支撑Telegram这类超大型社交应用的高频并发需求。传统公链(如以太坊)每秒处理十几笔交易(TPS),显然无法满足几亿用户同时在线的消息、支付、游戏互动。TON给出的解决方案包括分片技术的极致演绎以及创新的Actor账户模型,两者结合在一起,为高并发、高扩展性提供了“工程奇迹”般的基础。

2.1 分片技术:无限扩容与自愈机制

(1)动态分片矩阵

1、无限分片:TON采用动态分片机制,当网络负载增加时,可自动拆分出更多分片链来分担交易压力。其上限理论可达2^60条分片,远超以太坊2.0提出的64条分片。

2、即时路由:通过超立方体路由协议,实现跨分片通信延迟压缩到数秒级。官方数据显示,跨洲际分片交易确认时间中位数在3~6秒,比传统跨国银行转账快了不止百倍。

3、自愈机制:一旦某个分片出现故障,网络会自动发起数据校验并在其他分片进行冗余恢复,相当于“细胞再生”功能,保证区块链的整体安全性。

在实际应用中,TON的分片技术就像拥有上百个柜台的银行,且柜台可动态增减,一旦业务量飙升(比如在链游大规模爆火时),就能迅速开更多“窗口”。处理结束后,再把多余的柜台收回。和某些区块链需要手动硬分叉或复杂升级不同,TON的自组织分片极大简化了网络扩容的流程。

(2)高TPS与低Gas费

在2025年的迪拜区块链峰会上,TON开发者现场演示了一次极限压力测试:模拟一千万并发交易场景,TON依旧能保持每秒2万2.3万笔交易的处理能力,Gas费相对稳定在0.0010.003 TON之间。这意味着即便面对全球性社交应用带来的庞大流量,TON也有足够的技术底气去支撑。

2.2 账户模型的革命:Actor系统

传统公链大多采用“账户-余额”模型,用户通过私钥对账户进行操作,智能合约则是账户外的一层逻辑。然而TON将每个账户本身设计为独立的“智能合约Actor”:

1、钱包即合约:用户的TON钱包并非简单的收付款地址,而是可编程合约。当你收到一笔转账时,其实是另外一个Actor通过消息调用钱包Actor的“收款函数”。

2、异步执行:消息传递采用异步通信,像我们平时发送微信消息那样,不用等待对方确认即可继续下一步操作。这种设计在高频社交场景下尤其高效。

3、Jetton代币标准:TON的代币标准(Jetton)并不直接存储在用户账户里,而是基于合约独立部署。转账、增发、销毁等行为都通过消息交互完成,彻底去中心化。

这套设计让TON成为首个原生支持高并发社交应用的区块链:每次转账、游戏内物品赠送或群组广告分红,都是合约之间互发异步消息,使得处理效率显著提升。

image (38).png

三、生态爆发:从杀手级应用到开发者涌入

TON之所以在2024~2025年出现“生态大爆发”,很大程度上得益于Telegram的全力支持。这个拥有超9亿月活用户的全球通信巨头,为TON提供了一个无比宽广的“应用孵化场”:聊天机器人、支付工具、小程序接入都能借助Telegram的流量优势快速打开市场。

3.1 “社交即支付”:支付革命的雏形

在Telegram中,用户可以直接通过@WalletBot在聊天窗口里发送TON代币,转账几乎“秒到”,手续费低至0.01美元。类似于国内微信、支付宝的使用体验,但底层跑在区块链上:

1、多币种支持:Telegram已支持USDT/TON双币种支付,商户可在后台自由切换收款方式。

2、应用对接:许多Telegram机器人(Bot)整合了支付功能,社群管理员可以开设收费群组,也可设置打赏机制或分红规则。

3、去中心化安全:数据与资金流转都不可被平台单方面篡改,安全和信任依托智能合约执行。

以披萨外卖机器人@PizzaHutBot为例,用户可以直接通过TON支付下单,跨境订单结算效率比使用传统卡组织提高了数倍,大大降低了交易手续费。

3.2 链游与NFT:Hamster Kombat等应用爆红

如果说支付功能让用户看到TON的效率,那么链游与NFT则让他们真正“玩”起来。

1、Hamster Kombat:一款在Telegram上火爆的链游,据称日活曾超2亿,玩家通过仓鼠对战赢取游戏代币,背后的资产和对战结果都上链存储。即使游戏停服,玩家的道具、代币也不会消失。

2、Fragment平台:用户可以在此交易Telegram用户名NFT,热门用户名(如@VIP)竟然拍出上百万美元的价格,累计成交额已超3.5亿美元。

3、虚拟土地与其他NFT:TON Diamonds、TON Artwork等平台涌现,各种创意数字藏品让TON的NFT交易量水涨船高。

3.3 开发者红利与基础设施完善

TON基金会为吸引开发者大举投入,推出了总计3000万TON(折合上亿美元)的生态激励计划,完善了Python/JS等多语言SDK,使得DApp开发门槛显著降低。与此同时,合规层面的突破也不断推进——与阿联酋政府合作发行稳定币、与Tether联合在TON网络上部署USDT等,都在为资本和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提供推力。

正是在这诸多利好下,TON生态在2024年中~2025年间进入了爆发式增长期:链上DApp数量从最初的几十个暴增到800+、TVL突破50亿美元、日交易笔数一度与以太坊竞争。越来越多的传统互联网开发者和企业开始关注TON,为其在“Web3入口”之争中赢得极大的先发优势。

四、小白实操:普通人如何参与TON?

对于普通人而言,TON不只是一场技术革命或金融投机,它也为个人提供了多元的机会与红利。以下是快速上手TON的五步指南,并结合生态中常见的参与方式:

4.1 创建钱包

1、在Telegram搜索@WalletBot,点击“Start”生成一个TON钱包地址。

2、该钱包功能类似微信红包,无需记忆复杂地址,只需点几下按钮即可收发TON代币。

3、一定要妥善保管私钥或助记词,最好手写保存,避免被他人截屏盗取。

4.2 获取或购买TON

1、可在CEEX交易所直接购买TON,然后提币至你的TON地址;

2、也可在Telegram社群中进行点对点(P2P)交易,但要注意辨别对方身份、谨防诈骗。

4.3 质押与收益

1、质押(Staking):通过TON官方或其他第三方质押平台,可获得4%~8%不等的年化收益;

2、链游挖矿:像Hamster Kombat或Catizen等游戏,每日签到或参与对战都能获取代币奖励;

3、参与DeFi:在STON.fi(TON版Uniswap)上提供流动性、做市也可获得挖矿收益。

4.4 探索DApp与NFT

1、DApp聚合平台:浏览TON的DApp商城(类似以太坊的DApp Radar),尝试各种去中心化应用;

2、NFT交易:可前往Fragment、TON Diamonds等市场购买或拍卖用户名、艺术品或虚拟地产;

3、社群投票与治理:部分项目会发起链上治理提案,持有代币或NFT就能投票参与。

4.5 风险与安全须知

1、谨防钓鱼:冒充官方机器人的诈骗并不少见,要认准蓝色认证标识;

2、避免私钥泄露:绝不可将助记词截图后放在云端或社交媒体;

3、理性投资:加密市场波动较大,务必量力而行,不要盲目追涨杀跌。

五、普通人的进化机遇:价值变现与创业风口

不仅是简单的上手使用,TON还为普通用户、创作者、开发者提供了全新的赚钱和创业模式。

5.1 社交资产化

1、社群Token化:如果你在Telegram上运营一个有数万甚至数十万成员的社群,可以考虑将群组Token化,把社群声望、广告收益、用户贡献度和代币绑定起来;

2、广告与分红:设置群组广告位,通过智能合约自动分配收益,群成员可依据持有的Token份额进行分红。

这种“注意力资本化”正迅速崛起,部分优质社群发行的代币甚至能在交易所流通,市值高达数千万美元。

5.2 存储挖矿革命

1、硬盘变矿机:任何拥有闲置硬盘的个人都能将存储资源接入TON Storage;

2、数据加密与分片:用户接收到的数据都是经过加密与分片处理,不必担心隐私或法律风险;

3、稳定收益:根据存储容量和在线时长获得一定数量的TON代币。对于拥有大量空闲硬盘的大学生或工作室,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创收方式。

5.3 开发者的黄金时代

TON基金会有一笔数亿美元的激励基金,专门扶持DApp、游戏、NFT、DeFi等领域的创新项目:

1、低门槛SDK:Python、JavaScript等多语言支持,开发者可在短时间内上线MVP;

2、流量入口:Telegram庞大的用户基数,使得优秀应用在初期就能获得曝光;

3、成功案例:不少小团队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就成功开发出链游或工具类Bot,在TON上实现了可观的收入。

如果说在20172020年,全球区块链开发者主要涌向以太坊,那么20242025年,TON正成为一块新的“价值洼地”和创新热土。

结语:无感区块链的隐形革命

纵观TON的成长轨迹,它不是单纯想做另一个“山寨链”或“支付工具”,而是在彻底重构互联网的底层价值传递方式。正如Telegram创始人帕维尔·杜罗夫所言:“我们不是在建造另一个加密货币,而是在打造数字时代的空气——人们不会讨论如何呼吸,但每时每刻都在使用。”

当区块链技术像水电一样融入日常生活,用户无需思考公钥、私钥或Gas费问题,而只是在聊天、支付或玩游戏时不知不觉地使用它。这正是TON所勾勒的蓝图——让9亿乃至10亿用户成为去中心化世界的参与者,而非被动观望者。

从这个角度看,TON所进行的并不是一次“轰轰烈烈”的革命,它更像一场“静悄悄的变革”:在Telegram庞大流量的滋养下,以超高扩展性和跨链兼容性为基础,让Web3成为一种日常化、平民化的数字基础设施。或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再回首当前的“转账地址”“Gas费计算”“钱包私钥”时代时,会像如今看待拨号上网、诺基亚手机那样——这是一段不可逆的“古典时期”,而TON正在加速把我们带入新阶段。

对于每一位普通人而言,这场变革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我们既可能成为见证者,也可能成为早期的获益者。就如同在2013年时很多人错过了比特币,而今在2025年前后,TON这颗冉冉升起的新星或许正为所有人提供了又一次选择——一次再次见证技术进化并融入其中的绝佳机遇。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