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证交会加密资产工作组审查量子抗性提案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加密资产工作组正在评估一项旨在保护数字资产免受量子计算解密威胁的提案。这份名为《后量子金融基础设施框架》的文件提出了一套系统方案,以应对量子计算技术可能对加密货币生态系统造成的风险。
量子破译威胁迫近
在提交给联邦机构的提案中,丹尼尔·布鲁诺·科维洛·科斯塔警告称,量子计算技术的演进将导致所谓的"Q日"到来——届时量子计算机将能破解比特币钱包的加密保护。这份74页的框架文件详细规划了将数字资产的密码学基础升级为量子抗性标准的路线图。
"我们相信需要采取结构化方法来应对量子计算的潜在威胁,本框架正是这项重要工作的起点。"科斯塔在提案中写道。他特别警示监管机构,若不采取量子防护措施,一旦量子攻击突破现有加密方式,数万亿美元规模的数字资产将面临暴露风险。
防护框架核心建议
提案提出的关键措施包括:对数字资产平台实施自动化漏洞评估、优先保护机构钱包和交易所等高危系统、采用经典密码学与后量子密码学相结合的渐进式迁移方案。文件还参照了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2024年更新的标准,并警示了当前出现的"先采集后解密"攻击策略——恶意行为者现在收集加密数据,待未来使用量子计算机进行解密。
"建立具有量子抗性的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对保护投资者资产和维护美国资本市场的长期完整性至关重要。"科斯塔强调。考虑到美国政府正计划建立国家加密货币储备,相关防护措施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紧迫。
量子威胁时间表
去中心化后量子基础设施Naoris Protocol创始人兼CEO大卫·卡瓦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量子计算技术攻破比特币加密的时间可能比公众预期的更近。他预测该技术将在五年内取得突破性进展:"当量子计算机拥有足够量子比特和完善的纠错能力时,将对ECDSA加密构成实质威胁。"
卡瓦略进一步解释,一旦加密被破解,攻击者将首先瞄准大型休眠钱包(如中本聪的比特币储备),继而转向小型钱包。"最令人担忧的是,当'Q日'来临时,攻击将是快速、同步且破坏性极强的。更重要的是,这种威胁具有追溯性——已经签署执行的交易同样面临风险。"
他认为,全球应对量子威胁的最佳希望在于持有大量BTC的机构(如贝莱德)和美国政府,但"必须尽快采取行动"。最新数据显示,中国科研团队已实现22位RSA整数的量子破解,刷新了此前19位的记录。今年五月,贝莱德也曾就比特币加密的潜在安全风险向投资者发出警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