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DeFi急需智能钱包 防范一夜归零风险

2025-10-29 21:54:06
收藏

观点:全天候暴露的市场需要智能钱包守护

作者:滑翔机科技联合创始人 布莱恩·黄

加密货币市场永不停歇。当前的钱包产品让用户持续暴露在风险中,这凸显了全天候自动化保护机制的迫切需求。当美国股市每个工作日下午4点收盘时,加密市场仍在持续运转。随着股票等更多资产在未来几年上链,全天候交易将成为绝大多数资产的常态。

伪装成自主权的无眠文化

我们正快速步入一个持续市场暴露的新时代。DeFi在自我主权的外衣下,催生出了不眠文化——迫使人们全天候盯盘、管理风险和执行交易。这种持续暴露终将导致身心俱疲。

讽刺的是,我们已在链上构建了真正可编程的金融系统,却未能善加利用。如今的DeFi意味着在应用间疲于奔命、手动操作资金,并时刻担心深夜的追加保证金通知和强制平仓。

波动性并非最大障碍

外界常将市场波动视为阻碍普通投资者参与DeFi的主因,但真正的障碍是缺乏保护用户的健全系统。加密领域的下一阶段进化必须优先考虑嵌入式自动化——这将使钱包产品最终变得智能、主动且默认安全。

当前钱包如同被动保险箱

现有加密钱包如同被动保险箱般运作。与能预判用户需求的智能设备不同,这些钱包要求用户无休止地手动点击确认。这种对持续人工操作的依赖,与24/7的市场暴露现实格格不入。

2022年Terra的UST崩盘事件清晰暴露了这个问题。该稳定币在四小时内脱锚约5%,三天内归零。亚洲时区的自托管钱包用户一觉醒来,稳定币资产已贬值30%。

手动操作意味着毫无自动保护或止损能力。无数用户在崩盘中损失毕生积蓄——这本可通过智能钱包避免。

DeFi工具仍停留在被动应对

尽管市场持续波动,DeFi工具仍主要停留在事后应对而非事前防护。当用户离线或睡眠时,仍缺乏内置的安全缓冲或自动化防损机制,迫使投资者保持警惕状态。

这不仅是用户体验问题,更是当前钱包产品的基础性缺陷。除非钱包能执行预设策略并管理基础风险,否则它们永远只是专业用户的工具。

传统金融的优势:自动化保护

传统金融系统内置保护机制:从止损单到定期组合再平衡,这些工具能在市场波动时自动调整持仓,无需人工干预。

这些保护措施被编织进金融基础设施,赋予投资者"离场自由"。虽然DeFi纯粹主义者强调用户控制权,但需注意:缺乏自动化时,控制权反而成为负担。

普通投资者的自动化红利

普通投资者无需理解复杂机制也能受益。无论是通过机器人顾问还是被动指数策略,人们可以确信资金在持续运作。

DeFi需要更智能的进化

若DeFi要成为金融体系的基础组件,钱包必须成为真正的伙伴:在用户睡眠时自动保护头寸、发现再平衡机会、切换收益源。防止清算的机制和对市场转向的自动应对,应该成为投资组合的内置功能。

归根结底,用户需要的是安心——确信投资目标会被智能高效地执行。

自动化≠放弃控制权

就像设定恒温器和自动付款,智能DeFi让用户确信钱包始终在运作。能够离开屏幕并信任系统,是DeFi突破当前小众圈层的关键。

虽然有人担心自动化层(特别是智能代理或规则执行)可能带来中心化风险,但需明确:自动化不是放弃控制权,而是将其编码化。用户可随时调整规则,并保持全程透明度。

让钱包在你睡眠时工作

核心结论是:如果自动驾驶能安全操控车辆,那么你的钱包理应能自动管理投资组合。当所有技术领域都已拥抱智能自动化,加密领域是时候提供用户真正需要的解决方案了。

引领下一波加密采用的不会是不眠的交易者,而是让你能安心投资的智能系统。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