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证交会收到5倍杠杆加密ETF申请文件
10月14日,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收到一组可能令投资组合瞬间崩盘的数学计算方案。推出首只杠杆比特币ETF的发行商Volatility Shares,计划申请发行与比特币、以太坊、Solana及XRP挂钩的5倍杠杆ETF产品。
杠杆机制与风险隐患
若获批,这些ETF将把每日收益放大五倍——准确说是每个交易日重置风险敞口。对交易者而言,这意味着产品不仅放大盈亏,更会加剧波动本身。该方案直接复制了2010年代爆发的股票杠杆基金模式,当时日内交易者发现可将ETF当作赌场筹码。
拟议的5倍BTC、ETH、SOL和XRP基金将追踪期货合约而非现货市场,并每日再平衡。机制看似简单:若比特币单日上涨2%,ETF目标涨幅为10%;但若下跌2%,ETF将亏损10%。这种计算方式每日重启,导致所谓"波动性损耗"——当市场剧烈震荡时,复利损失将逐步侵蚀收益。
复杂的产品架构
这些"每日5倍"基金并不直接持有加密货币,而是通过开曼群岛全资子公司使用衍生品追踪标的资产单日波动的五倍。投资组合包含互换合约、交易所期货、期权(必要时)以及作为交易担保的现金和国债等高流动性抵押品。管理人每日调整头寸,确保次日交易保持约5倍敞口。
为维持美国共同基金税收资格,信托基金每季度末会削减开曼风险敞口(期间跟踪误差可能暂时扩大)。份额创设与赎回通常以现金形式与做市商进行大宗交易,有助于ETF在正常情况下紧贴资产净值。
残酷的复利效应
图表清晰揭示问题:比特币上周经历关税引发的抛售后反弹至112,682美元附近,而以太坊、Solana和XRP均遭受重创,这些资产日波动常超5%,远非蓝筹股表现。放大五倍后,单日糟糕表现可能抹去数周收益。
持有时间越长,每日重置的复利效应越不利。三重杠杆股票基金的回测显示,震荡市中仅持有一个月就可能产生两位数落后基准的表现。五倍杠杆下,这种效应将呈指数级恶化。
专业交易者的警示
资深交易者将这些产品视为单日赌具。它们为短线炒家设计,而非投资者。每次重置都会因价差和融资成本产生微小误差,这些误差会快速累积。例如,5倍比特币ETF需每日维持期货保证金并展期头寸,由此产生的资金费率与价差会随波动率攀升。当标的资产单周波动达10-15%(如Solana十月初表现),跟踪误差将迅速吞噬理论收益。
市场需求与监管考量
杠杆ETF已成为散户不用保证金账户获取敞口的"金融兴奋剂"。Volatility Shares此前推出的2倍比特币ETF(BITX)日均交易额已达数千万美元,证明市场对加密杠杆产品的真实需求。5倍产品的申请虽冒险但符合商业逻辑。
美国证交会将严审这些申请。招股书显示杠杆通过CME期货合约实现,意味着不直接托管加密货币,这降低了操作风险但带来流动性与融资脆弱性。只有当期货市场深度稳定时,这些基金才能有效运作。
历史教训与市场影响
学术研究显示,当日波动率超2%时,杠杆ETF与目标倍数的表现差距呈指数扩大。本季度比特币实际波动率约40%,Solana上周更高达87%。在此环境下,5倍ETF更像是时机博弈实验,长期持有者多数难逃厄运。
若获批,加密市场将进入新反馈循环:波动加剧催生更多杠杆资金,放大日内震荡并加剧期货现货市场清算。本质上,发行商不过是将市场固有波动性封装成金融产品。交易者是否参与,与其说取决于勇气,不如说取决于能否承受剧烈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