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报告显示,该组织已开始尝试链上通讯技术,并正探索设计用于银行间结算的代币
数十年来,SWIFT一直作为银行间的通讯层,负责传输指令而将实际资金流转交由其他系统处理。其最新试点项目重新构想这一角色,研究如何通过区块链将信息传递与结算融合为统一框架。这种转变可能缩短交易时间,减少对中介机构的依赖,并与日益增长的代币化金融需求相契合。
选择Linea的原因
本次试验的核心是Linea——一个基于以太坊构建的第二层区块链。与以太坊主链在高峰期可能出现的低速高费不同,Linea采用zk-rollup技术压缩交易并实现更高效结算。这种特性使其对高频率银行业务极具吸引力,因为可扩展性和低成本在此类业务中至关重要。
Linea还运营着自己的生态代币,并为将以太坊流动性引入网络的质押者提供奖励。对SWIFT而言,与Linea这类平台合作能实现双重优势:既兼容以太坊庞大的基础设施,又能接入更快速、更精简的环境。
超越支付领域的探索
这项计划的特别之处在于其对增强型信息传递的关注。传统区块链转账通常仅限于将代币从一个地址转移到另一个地址。SWIFT正在测试是否可以将附加指令——合规数据、结算条件甚至监管检查——直接嵌入链上活动。
若成功实施,银行将不仅能传输价值,还能携带完成交易及审计所需的上下文信息。这展现了区块链作为综合性金融语言的愿景,而非仅是支付轨道。
构建银行间结算代币
除链上通讯外,SWIFT正在探索专用银行间结算代币的概念。这种代币将作为数字桥梁资产,使机构能够直接通过分布式账本清算交易,无需等待外部对账。
此类代币并非要取代法定货币,而是作为受信任的数字媒介实现银行间的快速最终结算。分析师指出,若广泛部署,可能降低跨境支付摩擦——这正是SWIFT数十年来致力解决的核心难题之一。
未来展望
SWIFT选择通过Linea测试这些功能,凸显了传统金融与以太坊创新之间日益增长的融合趋势。虽然试点尚处早期阶段,但反映出业界已认识到未来银行系统可能需要与区块链基础设施无缝交互。
对加密行业而言,这传递出明确信号:全球银行业的支柱不再忽视分布式账本技术,而是积极将其纳入自身框架。这可能预示着未来每日数万亿美元的资金流转,将部分通过以太坊兼容轨道运行,并由专用结算代币与增强型链上通讯标准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