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洞察
欧洲央行正在测试以太坊和Solana作为数字欧元潜在基础设施。公私链之争映射了美国稳定币与中国央行数字货币(CBDC)的模式差异。美元稳定币98%的市场占比被视作欧盟金融自主权的风险。数字欧元仍处于设计阶段,技术框架尚未最终确定。
欧洲央行探索公链技术
据2025年8月22日外媒报道,欧盟官员正在评估以太坊和Solana等主流公链作为数字欧元底层架构的可能性。消息人士透露,欧洲央行更倾向于采用类似以太坊的开放公链模式,而非封闭的私有账本系统。
这一动向源于对美元稳定币主导地位的担忧——当前全球稳定币市场中美元锚定资产占比高达98%,可能削弱欧元的国际地位。2025年7月美国通过的《GENIUS法案》加强了对美元稳定币的监管,进一步加剧了欧洲的压力。欧洲央行执委皮耶罗·奇波洛内警告称:"欧洲不能过度依赖外国支付解决方案",并呼吁通过数字欧元维护金融主权。
公链与私链的取舍
新方案显示,欧洲央行可能选择以太坊或Solana等无许可公链发行数字欧元,这与此前设想的央行私有链方案形成鲜明对比。公链具有全球覆盖和创新优势:任何人都能参与以太坊或Solana网络,其支付和智能合约生态已较为成熟。
支持者认为公链模式能加速跨境交易,并与去中心化金融实现连接。但公开账本也引发数据隐私担忧——所有交易均链上可见。知情人士透露,私有化方案类似中国数字人民币模式,而公链方案更接近美国稳定币路径。最终设计可能采用混合架构:公开网络保证规模,隐私层处理敏感交易。
美国监管倒逼欧盟行动
2025年7月美国出台首部联邦稳定币法案《GENIUS法案》,为美元稳定币建立明确监管框架。据行业数据,2025年中全球稳定币市值已突破2600亿美元。欧洲央行担忧,不受监管的美元稳定币可能分流欧洲存款和支付业务。
奇波洛内指出,美元稳定币"占据98%市场份额",对欧洲银行体系和货币政策构成威胁。尽管欧盟已通过《加密资产市场法案》(MiCA),但该法规仅针对私营发币机构,无法替代央行数字货币。欧洲央行转向公链研究的决策,正是对美国监管进展的直接回应。
数字欧元项目进展
数字欧元是欧洲央行提出的央行数字货币方案,作为法定货币的数字形式免费向公众提供。该项目自2023年11月进入准备阶段,截至2025年7月已发布三份进度报告。约50位行业专家参与制定了统一标准框架,70余家企业通过创新平台测试原型功能。
欧洲央行强调,数字欧元将保持现金级别的安全性和隐私保护,由央行信用背书而非加密资产。用户可通过银行或授权服务商的电子钱包进行线上线下即时支付。项目负责人表示,当前工作正按计划推进,以响应欧盟领导人加快数字欧元研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