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摩根大通:加密市场原生杠杆引发抛售潮,ETF几乎未受影响

2025-10-18 20:14:58
收藏

摩根大通:本轮加密货币抛售源于杠杆清算而非机构撤离

摩根大通最新分析指出,近期比特币(BTC)和以太坊(ETH)的价格下跌主要源自加密市场内部的杠杆清算,而非机构投资者撤离。数据显示,现货ETF和CME期货市场仅吸收少量强制卖盘,而永续合约市场则出现大规模去杠杆化。

市场数据揭示去杠杆化本质

比特币价格在10月3日至17日期间从122,316美元下跌13.1%至106,329美元,同期永续合约未平仓头寸在10月10日从约700亿美元骤降至580亿美元。这120亿美元的降幅表明市场发生了强制平仓,而非有序减仓。

以太坊的去杠杆化程度更为显著。其永续合约未平仓头寸在10月10日从约280亿美元锐减至190-200亿美元区间,缩减幅度高达90-100亿美元。相对于市场规模,以太坊承受的杠杆清算压力比比特币更为剧烈。

现货ETF资金流动影响有限

尽管以太坊现货ETF在10月9日、10日、13日和16日累计出现6.689亿美元净流出(约为比特币ETF流出的9.5倍),但摩根大通强调,永续合约市场的去杠杆化才是两类资产价格波动的核心驱动力。

数据印证了这一判断:以太坊未平仓合约下降约35%,比特币则下降17%。10月10日两种资产同步暴跌,正是加密交易平台集中清算杠杆头寸的结果。

永续合约市场的连锁反应机制

永续合约会放大价格波动,因为杠杆交易具有强制属性。当价格突破关键位时,保证金比率下降,交易所通过市价单清算保证金不足的头寸。这些订单冲击本就流动性不足的订单簿,引发连锁反应。

跨保证金制度进一步放大这种动态:随着资产价格下跌,按市价计算的抵押品价值缩水,迫使原本安全的账户跌破维持阈值,产生更多强制卖盘。

市场见底的参考信号

资金费率是最敏感的指标。在下跌过程中,永续合约通常会出现持续负费率,合约价格相对现货指数呈现折价。

真正的转折点需满足以下条件:资金费率回归零轴附近,永续合约折溢价收窄,且价格稳定主要依靠现货成交量回升,而非仅由合约活动推动。

未平仓合约量构成第二项关键指标。总未平仓量伴随抛售急剧下降,说明杠杆真正退出系统而非转为新空头。

建设性的市场重建往往缓慢且以现货为导向:价格企稳或维持基准水平,未平仓量温和回升,资金费率保持平稳,永续基差维持紧贴状态。

永续合约清算后的坚实底部通常呈现以下特征:负资金费率回归零值,永续折价消失,未平仓合约完成重置并逐步重建,期货曲线恢复轻度期货升水结构。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