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加密周报
每周日,我们都会带来深度访谈、专家分析和发人深省的评论文章,超越头条新闻,探索塑造加密货币未来的理念和声音。
专访1inch联合创始人
当问及1inch联合创始人Sergej Kunz关于DeFi的发展方向时,你得到的远不止关于金融普惠或对冲法币崩溃的标准答案。Kunz向来直言不讳,他像追踪猎物的猎人般探讨这个行业的未来——专注、执着且毫无畏惧。在他看来,DeFi的未来将实现无缝衔接,最终形成点对点网络,其用户体验如此流畅,将使得中心化交易所黯然失色。
作为领先的DEX聚合器和DeFi生态系统,1inch近期完成了品牌升级,成功集成Solana并推出覆盖12个EVM网络的去中心化原生兑换服务。Kunz露出标志性的笑容解释道:"我们意识到必须扩展——整个DeFi领域已不仅限于以太坊。"
跨链时代的来临
这标志着时代的变迁。2019年创立之初,1inch完全是以太坊生态的产物,乘着DeFi创新的第一波浪潮。Kunz回忆道:"我们始于以太坊,当时只有以太坊。后来陆续添加了币安智能链、Polygon等EVM兼容链。"如今,在整合14条区块链(今年4月新增Solana)后,一个事实愈发清晰:DeFi的边界正以周为单位模糊化,而他关于生态间无缝互操作的愿景已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我们开始整合所有DeFi生态链,现在正向非EVM兼容链拓展。未来还将整合比特币等所有支持跨链兑换的公链,将所有流动性汇聚于同一平台。"这番宏图若听起来雄心勃勃,那正是因为确实如此。Kunz从不愿屈居第二——当单一平台可整合碎片化流动性时,何必安于现状?
安全与价格的双重保障
Kunz对跨链的执着追求始终与对安全性和价格的极致关注并存。他特别强调用户自主权和去中心化金融的核心原则(例如消除中间商):"我们的核心价值是非托管兑换,这意味着无需信任任何第三方。第二重价值是依托全网流动性提供最优执行价格。"
但整合流动性不仅是技术体操,更蕴含着让中心化交易所成为历史注脚的长期目标。"理论上,使用1inch就无需中心化交易所。"他断言道。Kunz坚信1inch的魔力在于用户体验,即统一多生态多链的操作界面。
一键操作的未来
那么DeFi距离Web2用户期待的"一键跨链"神话还有多远?"我们几乎实现了,"他表示,"现在进行跨链兑换时,只需连接钱包、点击确认,所有交易流程自动完成。"这背后是2022年创新的1inch协议,该设计旨在提升DeFi公平性,根治困扰流动性提供者和交易者的"三明治攻击"。
他解释道:"我们称之为基于意图的兑换协议。"这个概念近期频频出现,事实上Kunz指出Uniswap X正是基于1inch的理念,其白皮书亦有引用。"我们创建了将用户订单分发给做市商和套利者的协议,让做市商之间形成竞争。"Kunz将1inch模式类比纳斯达克等传统交易所,关键区别在于订单直接进入开放竞争的专业交易生态,遵循价格优先、时间优先、部分成交原则。数据佐证了其优势:"有用户将1200万USDT兑换为ETH时多获得了13.5万美元。若直接使用DEX操作,收益将大幅缩水。"
从痛点诞生的创新
谈及亲身经历的三明治攻击时,他笑道:"我曾被恶意交易所提前交易...当时就意识到必须解决这个问题。"因此基于意图的协议可谓应需而生:"我解决了自己的痛点。现在没人能对你进行三明治攻击或操纵流动性。"
话题转向稳定币和跨链用户体验差距。虽然DeFi体验已大幅改进,但普通用户在切换网络、配置钱包时仍面临门槛。Kunz表示终极目标是让用户完全无需关心底层网络:"用户应该只关注USDC余额,不必理会具体链环境。"
扩张版图
展望发展路线图,增长对Kunz而言是唯一确定的事。"我们先整合DeFi流动性...然后拓展至整个加密领域。集成比特币后,你可以买卖任何代币——无论是山寨币、 meme币还是真正的比特币,都能直达钱包。莱特币、瑞波币同理。"1inch的愿景很明确:从"小型DeFi生态"起步,逐步覆盖更广阔的Web3世界,最终触及传统金融。
他详细阐述:"如今许多银行都在进行现实资产代币化,但缺乏统一的二级交易市场。比如购买Token化红酒必须联系特定发行方或银行...我们需要建立合规框架,计划通过API向机构提供协议和软件服务,使其能以高度安全的非托管方式交易此类资产。"
未来之战
1inch的近期计划是什么?Kunz表示未来1-3年将"持续推进":整合更多公链、深化跨链功能、提升无缝体验。最后他眼中闪过锋芒:"我们要挑战、测试并与中心化交易所正面竞争。"
当多数CEX掌舵者设想DeFi与CeFi共存时,去中心化金融的巨擘们从未忘记被抢先交易的教训。随着2025年第二季度中心化交易所现货交易量下降近28%,CEX们或许该保持警惕——DeFi正在蚕食他们的午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