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币安全竞赛:哪些代币在安全性上拔得头筹?
随着稳定币逐渐成为主流,其相关的安全风险也日益凸显。根据Skynet评分体系,哪些代币在安全性方面处于领先地位?
主要发现
泰达币(USDT)在Skynet评分体系中位居主要稳定币首位;加密领域的安全事件曾导致稳定币价值大幅下跌,其中多数与漏洞利用和脱锚事件相关;2025年上半年稳定币用例激增,月结算量增长43%至1.39万亿美元。安全公司指出,这种快速扩张背后隐藏着日益严峻的安全态势、合规性和运营风险缺口,亟需行业共同应对。
基于此,CertiK从安全与风险角度对主流法币锚定代币进行了排名。其Skynet六维评分框架从运营韧性、治理强度、基本面健康度、代码安全性、市场动态和社区信任度等维度进行评估。
稳定币安全排名
Skynet数据显示,泰达币(USDT)以94.72分位居榜首。安全公司特别指出,USDT在2025年上半年将流通量从1380亿美元提升至1540亿美元的战略决策为其加分。位列第二的是Circle发行的USDC(93.37分),该代币在获得MiCA许可证并完成IPO后,供应量从410亿美元增至610亿美元,被CertiK称为"增长最快"的主流稳定币。
PayPal与Paxos联合发行的PYUSD(91.47分)排名第三。2025年上半年其市值翻倍,近期更拓展至Solana(SOL)和Arbitrum(ARB)网络,并推出奖励计划。
排名第四的是Sky发行的USDS(90.09分),其前身DAI通过品牌升级实现了多链扩张,在登陆Solana后已成为第五大稳定币。Ripple的RLUSD(89.89分)位列第五,CertiK强调尽管其供应量和安全机制稍逊于USDT/USDC,但自推出以来始终保持零安全事件记录。
前十榜单还包括First Digital USD(FDUSD)、Paxos的USDG、Ethena的USDe与USDtb,以及World Liberty Financial的USD1。
安全事件对稳定币的冲击
CertiK数据显示,过去一年全球发生344起加密安全事件,造成24.7亿美元损失。虽然这些事件未必直接针对稳定币,但稳定币往往比普通代币承受更严重的冲击。例如First Digital USD曾因储备金安全传闻价格暴跌至0.76美元,直到审计报告证实储备安全才恢复锚定。这充分说明稳定币生态的脆弱性。
近十年稳定币价值下跌主因
脱锚事件(14起):
合规性问题
资产流动性危机
交易所下架
涉嫌资产处置不当
发行方暂停铸造
漏洞利用(7起):
代币合约缺陷
其他合约漏洞
公链安全隐患
死亡螺旋(3起):
机制设计缺陷
储备资产不足
由于法币锚定特性,稳定币储备金的完整性比其他代币更为关键。任何失误都可能导致其与法币的1:1锚定比例失衡,进而引发崩盘。CertiK报告显示,相比技术缺陷,黑客攻击、死亡螺旋和脱锚等事件更多源于运营层面的失误。研究表明,以稳定币为主要资产的系统中,漏洞造成的损失占比尤为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