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Pine展示央行在代币化市场中的快速操作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创新中心与国际清算银行瑞士中心联合推出了“项目Pine”,这是一个用于代币化批发市场央行操作的原型。该项目展示了智能合约在毫秒内执行利息支付、公开市场操作和紧急流动性支持的能力。在十个历史压力情景中,该系统完全达到了目标流动性。
使用智能合约实时测试货币政策工具
该原型采用“通用货币政策工具箱”架构开发,可适应不同的货币当局。代码块可以根据相关银行的操作框架进行参数化,并直接部署在区块链上。这种方法将复杂的操作(如储备余额的每日利息累积或公开市场回购拍卖)转化为简单的函数调用。软件实时更新代币化储备的所有权,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手方风险,从而增强透明度和监管。
纽约联邦储备银行和国际清算银行团队创建了从“正常日”条件到全球流动性冲击的十种情景。在每种情况下,系统都消除了短期过剩流动性或缓解了突然的资金约束。交易结果通过链上记录即时验证。
操作速度将传统基础设施中需要数小时的过程缩短至毫秒,显示出显著增强央行资产负债表操作灵活性的潜力。
项目中观察到的技术挑战
测试表明,当前全球范围内消息格式和代币标准的非一致性带来了操作风险。尽管跨链桥接有效,但仍需要共同的身份层和控制协议,以确保高价值政府债券和储备代币的安全转移。此外,如果没有用于分析实时流动性数据的开放报告模板,跟踪政策有效性将变得困难。
国际清算银行创新中心旨在通过将其发现与全球央行社区分享,启动多方利益相关者的讨论。为原型做出贡献的顾问强调,该原型不限于任何特定货币,仅用于研究目的。尽管如此,结果表明,一旦法律框架更新,智能合约工具可以加速货币传导机制,并引入新的透明度层。
研究强调,在代币化金融时代,央行可以在流动性管理中发挥不间断的作用,但全球在互操作性和标准上的共识是不可或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