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韩国虚拟资产行业整体承压
韩国金融信息分析院与金融监督院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国内虚拟资产行业在营业收入、营业损益及托管规模等核心指标上均呈现下滑趋势。
交易平台业绩下滑
17家虚拟资产交易平台的总营业收入为1.1487万亿韩元,较上一统计周期减少673亿韩元(降幅6%);营业损益合计6185亿韩元,同比下降17%。其中韩元交易市场实现6360亿韩元盈利,但代币交易市场亏损174亿韩元,亏损幅度扩大38%。
从收费结构看,虚拟资产交易平均手续费率提升至0.17%,较前期上升0.4个百分点。虽然韩元市场(0.16%)与代币市场(0.18%)费率差异不大,但交易手续费收入占比呈现显著分化——韩元市场贡献99.2%的手续费收入,代币市场仅占4.2%。
财务稳定性逆势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行业资本充足率从36.5%提升至49.3%,增幅达12.8个百分点。在交易规模与盈利能力收缩的背景下,资本基础反而得到强化。
人员配置方面呈现矛盾现象:行业总雇员数达1973人,较去年末增加111人(增幅6%)。其中韩元市场平均员工数增加26人至345人,代币市场则减少1人至21人。反洗钱专员数量微增2人至209人,但占员工总数比例下降0.5个百分点至11%,且30%的合规人员仍存在兼职现象。
托管钱包行业遭遇寒流
8家托管钱包服务商的托管总规模骤降至7398亿韩元,较去年末缩水50%。其中机构资产占比99.9%,个人资产仅余0.4亿韩元,分别较去年下半年下降50%和66%。
活跃用户数锐减41%至759人。112家机构客户平均持有66亿韩元资产,但其中53家机构余额为零。值得关注的是,42家虚拟资产发行基金会占据托管总量的82%。个人用户数半年内减少45%至647人,人均持有金额仅5.8万韩元,40岁以上用户占比达93%。
经营指标全面恶化
该领域营业收入同比下滑53%至45亿韩元,营业亏损118亿韩元。尽管从业人员增加8%至193人,但专职反洗钱人员减少5%至20人,且平均从业年限(5.4年)低于交易平台合规团队。
业务覆盖范围方面,托管资产种类小幅增加至223种(净增6种),剔除重复项后的独立资产类别为195种(净增10种)。
本次调查覆盖25家虚拟资产服务商(含17家交易所、8家托管商),数据采集基准日为6月30日,统计周期为2025年1月1日至6月3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