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监管视角下的DAO:合规、封装与未来之路

2025-07-19 02:36:15
收藏

早期加密传说中,DAO曾被设想为不可阻挡、无法审查的机器——由智能合约和共识驱动的无头集群,摆脱法律实体、纳税义务和董事会政治的束缚。转眼至2025年,这种叙事正接受残酷法律现实的压力测试。过去一年间,DAO被迫离开无需许可的舒适区,频频现身法庭、政府备案和立法听证会。芒果市场关闭,Lido面临法律责任,美国监管机构明确表态:区块链可以制定规则,但法律仍会强制执行。

本文深入探讨近年来DAO面临的法律格局变迁:诉讼案件、立法突破、流行封装结构,以及去中心化为求生存必须做出的艰难权衡。



无实体DAO的终结?

DAO实验最初是对企业正统的挑战:当智能合约能以更透明公平的方式协调行为时,为何还要成立公司?过去两年迫使人们重新思考。缺乏法律封装的情况下,法院越来越倾向于将DAO视为普通合伙企业或非法人协会,这些结构意味着成员需承担无限责任。

这种法律模糊性在Samuels诉Lido DAO案中达到沸点。联邦法官允许诉讼继续,认定Lido DAO代币持有者和风投支持者实质上是普通合伙人。法院拒绝将a16z等风投机构视为被动投资者,这一裁决令整个生态不寒而栗。与此同时,美国证交会对芒果市场未注册发行MNGO代币的重拳出击,最终以和解、代币销毁和DAO关闭告终。

监管机构传递的信息明确而令人不安。正如Jorge Tenreiro所言:"'DAO'的标签不会改变项目背后的实际控制人、从事活动性质或是否需要注册的事实。"这一警告的影响远不止于芒果市场。



司法辖区的追赶竞赛

作为回应,多个司法管辖区推出新型DAO实体类型,以解决法律人格、责任隔离和税务明确性需求。美国怀俄明州和犹他州走在前列。

怀俄明州《去中心化非法人非营利协会法案》(DUNA)于2024年7月生效,这种非营利结构允许代币持有者作为默认成员享受有限责任,且无需完整公司治理。其目标导向特性特别适合协议型DAO。

犹他州《有限责任DAO法案》(LLD)采取更细颗粒度方案,要求链上治理、公开透明和角色记录。该框架独特地允许通过章程保护匿名性,并将智能合约视为治理基础设施。尽管可能存在的联邦披露冲突使采用态度谨慎,但意图很明确:该州希望成为DAO界的特拉华州。

离岸方面,马绍尔群岛DAO LLC结构通过MIDAO平台获得越来越多采用,为美国管辖范围外的DAO提供法律承认、有限责任和匿名合规路径。开曼群岛基金会公司(如Lido的BORG)和瑞士协会在成熟DeFi协议中仍颇受欢迎。

最具野心的尝试或许来自阿联酋。哈伊马角于2024年10月推出RAK DAO协会制度,根据DAO规模提供双层结构下的完整公司特权,包括银行账户和知识产权所有权。这是目前最贴近DAO原生需求的法律环境之一。



DAO生态中的法律封装重构

法律封装不再被视为包裹整个DAO的单一外壳。新兴范式将其视为模块化、可组合的构件:在不损害链上自主权的前提下,实现现实世界去中心化协调的工具。

该模型通常包含两个层级:

基础层:承认所有代币持有者为有限责任成员的非营利法律实体,作为治理基础赋予DAO法律人格,同时避免权力集中。

操作层:由子DAO或关联法律实体组成的执行网络,负责拨款管理、知识产权维护、贡献者协议或资金库运营等具体职能。

每层都有明确界定的法律用途,使整体结构更灵活稳健。这种框架下的封装如同专业服务节点,代表DAO签署合同、开设账户或持有资产,而不会成为"DAO本身"。



BORG、封装与法律模块化

并非所有DAO都需要具备基础层和操作层的完整法律结构。许多DAO选择仅在必要时采用模块化合规方案。Lido推广的BORG(区块链优化组织)便是典型代表,通常是在开曼群岛设立的窄范围基金会,根据链上投票控制的章程执行拨款、招聘或研究等特定任务。它更像是DAO控制的分支,而非覆盖整个DAO的封装。

这种模块化趋势正在兴起。许多DAO如今将法律架构视同代码架构:资金库、人力资源、研发等不同模块被装入法律外壳,接入核心DAO而非强迫DAO成为单一实体。这就是可组合合规。



风险、张力与法律用户体验

DAO生态正面对残酷现实:如Ooki和Lido案所示,缺乏法律封装时,即使被动持有代币也可能担责。项目方开始探索投票免责声明、贡献者保险和代币持有者服务条款等防护措施。但更深的矛盾依然存在:对某些人而言,法律实体化犹如背叛。然而若DAO希望突破Discord讨论和多签钱包的局限,就必须与法律层互动——不是放弃自主权,而是捍卫它。



最终思考:明晰、可扩展、可追责

法律封装不是去中心化梦想的终结,而是它的下一阶段进化。现代治理既需要技术可执行性,也要求法律韧性。正如DAO重构了人类协作方式,法律创新正在重塑对建设成果的保护机制。展望未来,DAO将更多:

采用双层治理:链上规则+可执行法律章程;

为不同功能组合司法管辖区(如美国DUNA负责治理,开曼基金会管理资金库);

内置争议解决机制和董事罢免程序;

在成员加入前进行法律风险教育。

2025年的DAO法律架构关乎在审视下的生存与扩展。目标不是放弃去中心化,而是构建防御性架构——让智能合约承载法律上下文,保护贡献者免于责任,使治理同时跨越代码与法律。现在,新层级正在浮现:AI代理开始参与提案、执行、投票和咨询。但它们的存在引发紧迫问题:代理行为的责任归属?算法能否承担受托角色?它们是否也需要法律保护?这些已不再是理论探讨。

Web3的下次重大飞跃不会是治理原语。法律-操作系统将使DAO及其代理既安全又可扩展,同时保持主权。我们构建了协调机制,正在建立保护体系,现在必须为人类和机器 alike构建问责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