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计算迅猛发展引发比特币安全隐忧
量子计算的快速崛起重新点燃了人们对比特币遭大规模黑客攻击的担忧。微软最新发布的Majorana 1芯片据称可能实现百万量子比特,这引发了关于私钥不可侵犯性终结的猜测。然而,前谷歌高管、现Brava Labs首席执行官格雷厄姆·库克驳斥了这些担忧。在他看来,即便是最先进的量子计算机,目前也远未达到破解比特币加密的水平。
核心要点
微软、谷歌和IBM在量子计算领域的最新进展,重新引发人们对比特币私钥安全性的担忧
前谷歌高管库克用具体数据论证了比特币助记词短语的极端安全性
目前量子计算机突破比特币加密的威胁仍停留在理论层面
未来加密货币社区可能采用抗量子算法作为预防措施
业内人士的权威解读
在许多投资者担忧比特币会否遭受量子计算机威胁时,库克在社交媒体发文表示:"保护你钱包的数学原理比时空结构本身更坚固。"他认为比特币协议的加密强度被严重低估。
库克通过精确数据阐释了这种安全性:
24个单词的助记词短语组合数量比12个单词版本高出340千万亿万亿倍
即使全球80亿人每人配备10亿台超级计算机,每台每秒测试10亿种组合,也需要超过10^40年才能找到正确组合
这个时间跨度远超宇宙目前138亿年的年龄
这些数据旨在让人们理性看待量子计算的进展。库克强调,比特币采用的加密技术不仅安全可靠,从数学角度而言,任何现有计算系统都难以企及,这消除了近期相关报道引发的恐慌情绪。
仍属理论层面的威胁
库克同时指出,尽管发展迅速,量子计算机仍面临重大技术障碍。传统量子比特极易受干扰而失去量子态,导致计算不稳定。微软的Majorana1芯片采用了"拓扑导体"技术,使量子比特获得前所未有的稳定性。
这一突破虽预示着更强大机器的可能性,但尚不足以弥合理论与实际破解比特币能力之间的技术鸿沟。实践中,即使采用更稳定的架构,要获得足以攻击比特币网络的算力,不仅需要数百万个功能性量子比特,还需克服巨大的能源和软件限制。
虽然关于比特币抗量子攻击能力的讨论仍在继续,但库克的发言为这一威胁提供了理性评估框架。量子计算确实在进步,但当前的加密技术仍保持显著优势。未来可能作为预防措施采用"后量子"算法,但目前没有确凿证据表明比特币钱包存在漏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