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2025年蓄势待发的突破
去中心化物理基础设施网络(DePIN)曾是加密货币领域最受热议的板块,并在2024年实现显著增长。然而随着模因币、NFT等加密概念的再度兴起,DePIN的发展势头逐渐放缓,在争夺投资者注意力的大赛中暂居下风。不过,DePIN协议NodeOps首席执行官兼联合创始人Naman Kabra强调,该领域并未消亡,反而将在2025年迎来必然的突破。
从狂热到沉淀的价值转型
Naman Kabra指出,DePIN的兴起源于加密货币对关键基础设施去中心化的承诺。Helium等项目证明,去中心化网络能比传统电信运营商更高效地部署物理基础设施。"这并非成本套利,而是证明在复杂基础设施部署中,去中心化协作可以超越中心化规划。对于理解比特币分布式共识突破意义的人而言,看到相同原理应用于物理基础设施,就像加密货币的自然进化。"
他补充说,DePIN为投资者提供了打破传统服务商人为稀缺性和地域垄断的解决方案,为开发者则提供了基于随时间推移愈发去中心化的基础设施进行建设的机会,而非受制于中心化服务的租金榨取和平台风险。
市场调整期的深层意义
据统计,2024年DePIN项目总市值曾达到250亿美元,但此后市场价值明显下滑。 Kabra认为这种"放缓"实则是领域成熟的标志:"这代表着行业从投机热情向基础设施现实的转型,这个过程虽然不如代币驱动的叙事那样动态,却能创造更可持续的价值。"
他将DePIN的发展轨迹与比特币早期历程类比:"早期比特币采用由意识形态信念和投机机会驱动。第一个主要周期带来主流关注,也伴随着不可持续的期望。随后的熊市淘汰了那些没有投机支持就无法提供效用的项目。DePIN正遵循类似路径。"
"无聊"背后的基础设施逻辑
Sharpe AI数据显示,过去三个月,Layer1、AI和RWA板块持续主导加密讨论,而DePIN排名相对靠后。 对此Kabra表示,认为DePIN"无聊"暴露出对基础设施变革运作的根本误解:"这种认知实际标志着DePIN正超越投机热情进入真正实用阶段。最成功的技术往往隐于无形——TCP/IP协议和AWS就是例证。"
"基础设施只有在故障时才会引发关注,比如停电时的电网,断网时的运营商。DePIN的'无聊'轨迹恰恰表明它正在实现基础设施的终极目标:可靠的隐形。当加密圈追逐模因币和AI代币时,DePIN建设者正在为Web3下一阶段奠定基础。"
价值错配与未来机遇
Kabra指出,DePIN面临与加密注意力经济的不匹配:基础设施发展以年为单位,而加密叙事周期往往仅持续数周。这种错配导致该领域被低估,尽管它通过实际服务产生真实收入。
"讽刺的是,当投机者追逐可能永远无法兑现承诺的AI代币时,DePIN网络正在解决随着AI采用加速而愈发珍贵的现实基础设施问题。AI工作负载所需的计算资源不会从代币投机中产生——它们需要协调分布式硬件、管理服务质量和创建可靠基础设施这些'不性感'的工作。"
他强调,DePIN的终极目标不是赢得加密圈的思想份额,而是成为数字运营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使其去中心化特性作为关键基础设施隐于幕后。"DePIN可以像水一样平淡……直到你口渴时。对于那些面临AI驱动算力稀缺和云服务寡头定价的企业,这种渴求正在快速逼近。"
2025:突破之年
Kabra坚信2025年将成为DePIN的突破之年:"远未消亡,2025年将见证DePIN通过共享所有权与真实需求的静默革命实现必然突破。"他认为DePIN代表了加密核心原则的回归,为解决AI需求驱动的基建稀缺提供了企业级和社区自有网络的解决方案。
"选择将不是在去中心化与中心化基础设施之间,而是在共享所有权与数字封建主义之间。DePIN提供的路径让基础设施服务用户而非榨取用户,让网络效应惠及参与者而非平台所有者。"
创新前沿与挑战
Kabra概述了DePIN领域的多重创新机遇:
• 模块化架构实现基础设施堆栈各层的水平创新
• 去中心化与DeFi交叉领域的新型金融化模式
• 从"租赁所有权"向真实所有权转型,使用户设备成为可盈利网络节点
"最具前景的未开发领域在于DeFi-DePIN交叉点,通过新型原语实现基础设施金融化。我们已看到基础设施债券、算力和带宽衍生品等早期实验,让用户能对网络容量进行对冲或投机。"
同时他也承认DePIN面临采用障碍:
• 需要创建多层级交互系统平衡加密原生与传统用户体验
• 通过临界规模实现网络自持续动态
• 项目方需在保持基础设施可靠性的同时提升叙事吸引力
为实现2025年发展势能,Kabra建议DePIN项目:通过可视化工具展现网络活动、创建基础设施"英雄角色"叙事、开发用户友好的代币经济学仪表板等策略,使去中心化基础设施变得不可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