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FBI警示:假冒律师瞄准加密货币诈骗受害者案件激增

2025-08-14 20:21:53
收藏

联邦调查局紧急预警新型诈骗手法:假律师瞄准加密货币受害者

联邦调查局近日对一种快速蔓延的欺诈手段发出警告:诈骗分子假冒律师身份,专门针对已在加密货币骗局中蒙受损失的人群实施二次诈骗。

精心设计的连环骗局

据该机构披露,这些冒牌律师通过陌生电话或信息联系受害者,谎称能通过法律手段追回被盗数字资产。为增强可信度,诈骗者常伪造带有正规律所名称/标识的文件,并虚构"国际金融交易委员会"等机构名称。

骗局通常以索要预付费用开场,要求通过加密货币或预付礼品卡支付。随后受害者会被拉入所谓的"银行专员"或"处理人员"WhatsApp群组——这些角色实为诈骗网络成员。当受害者意识到再次受骗时,资金往往已无法追回。

精准信息增加欺骗性

调查人员指出,此类骗局危害性极大,因为诈骗者会进行详尽的背景调查。他们通常掌握受害者此前被骗的具体金额、欺诈交易日期,甚至原始诈骗团伙的名称。

当诈骗升级时,受害者会被诱导在看似海外银行的平台上开户。这些制作精良的网站实为骗取更多资金的伪装平台。

识别危险信号

联邦调查局特别提醒:没有任何私人律所与政府机构存在官方合作关系,此类声称均为危险信号。其他警示特征包括:拒绝视频通话、无法提供可验证的执业资质等。

当局建议对主动提供的资产追回服务采取"零信任"态度,在未核实资质前保持警惕。同时敦促受害者完整保存所有沟通记录(包括邮件和通话录音),以便后续调查。

应对措施

联邦调查局强调,遭遇此类接触应立即终止通讯,并通过官方渠道举报。今年五月该局曾发布报告,揭露黑客使用深度伪造技术冒充美国政府高官实施网络钓鱼攻击的新趋势。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