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替代性第一层区块链的生存危机:我们还需要更多区块链吗?

2025-11-15 20:34:15
收藏

以太坊引领智能合约革命后的L1生态困局

自以太坊开创智能合约革命以来,其始终占据着Layer1(L1)赛道的统治地位,同时也激发了区块链生态系统的持续创新浪潮。这场由以太坊引发的狂热推动无数团队构建替代性L1网络,每个项目都承诺独特的用例——从超高速交易到细分去中心化金融(DeFi)协议,抑或是跨链互操作性枢纽。然而在趋于饱和的市场环境中,新公链的涌现势头丝毫未减。

繁荣表象下的生存危机

据DeFiLlama数据显示,当前全球存在470多个功能性区块链网络,但其中仅有55个的总锁仓价值(TVL)突破1亿美元关口。这个惊人的数字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这个拥挤的竞技场中,绝大多数项目正逐渐边缘化,引发了关于行业可持续性的深层思考。

L1区块链的生存困境

当加密货币领域掀起一场激烈辩论时,"L1危机论"开始浮出水面:在以太坊和Solana主导的生态中,Aptos、Berachain和Sui等替代性L1区块链究竟具备生存空间,还是注定走向没落?

Aptos困境的典型意义

这场讨论始于X用户@0xhantengri的爆款推文,其披露的Aptos数据令人震惊:7.53亿美元TVL(现降至5.39亿)与每日链上手续费仅3290美元(现为1981美元)形成鲜明对比。该推文指出,尽管三年前融资3.5亿美元,但实际应用寥寥无几,将其称为"刷量交易中心",除AptosGCR等小众项目外几无可用的生态应用。

用户尖锐的讽刺——"举不出一个真正有人使用的应用"——精准击中了行业痛点:许多替代性L1更关注风险融资而非可持续生态建设。

宏观视角下的行业镜像

对Aptos的审视折射出整个替代性L1领域的现状。正如分析师Eldar次日发表的推文所指,包括Berachain在内的多个项目都陷入发展停滞,暗示许多新公链更热衷于获取风投资金而非构建健壮生态。

但最新数据提供了不同视角:据Messari报告,Berachain凭借创新DeFi整合方案,上周TVL激增16%至34亿美元;Sui和Aptos周均DEX交易量均突破10亿大关。不过这些增长似乎更多源于随机波动,而非基本面支撑或强势叙事驱动。

创新悖论与存在价值

批评声中也存在突破性尝试。融资1.5亿美元进军美国市场的SonicLabs,以及获得AvailNexus测试网支持的Monad,都在细分市场推动创新。Sonic专注跨境可扩展性方案,Monad则通过并行交易处理技术挑战Solana的速度王座。这些案例表明,拥挤的L1领域仍存在专业化空间——前提是项目能将资金转化为实际用户价值。

根本性拷问:我们需要更多区块链吗?

核心问题始终存在:市场是否真需要更多L1区块链?新公链的泛滥承诺更快的交易、更低的手续费或独特的治理模型,却导致生态严重碎片化。以太坊通过OptimisticRollup和ZK-Rollup等Layer2方案解决扩展性问题,Solana则凭借已验证的韧性持续吸引开发者。对替代性L1而言,挑战不仅来自竞争,更关乎存在意义——若无法维持多样化活跃用户群,终将成为加密历史上的脚注。

破局之道与未来展望

替代性L1要度过生存危机,必须实施战略转型:首先应聚焦真实问题解决方案(无论是DeFi、RWA还是跨链互操作),将用户采纳置于风投炒作之上;其次需要通过财务指标和开发路线图的透明化重建信任;最后应考虑与成熟生态协作而非对抗,Cosmos的可互操作应用模型值得借鉴。

当前加密货币市场正经历剧烈下行趋势,未来数月将成为所有L1新入场者的关键考验期。最终答案不在于融资规模,而在于能否打造人们真正使用的产品。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