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斗牛士资本以1亿美元可转债角逐比特币投资战略市场"

2025-11-04 12:34:52
收藏

斗牛士科技完成1亿美元可转换债券融资用于收购比特币

斗牛士科技与ATW Partners达成1亿美元可转换债券融资协议,采用创新融资策略在不立即稀释股权的情况下获取加密货币。这家总部位于加州的公司已将首期1050万美元资金专项用于比特币采购,并设定目标:2026年前持有1000枚比特币,2027年达到6000枚,最终目标是控制约1%的比特币总供应量。

融资要点:

• 获得年利率8%的可转换债券(若在主要交易所上市则降至5%),首期1050万美元即刻投入比特币收购

• 借鉴某持有640,808枚比特币(占比特币总量3%以上)的先行企业模式,该企业在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28亿美元净利润

• 尽管美国现货比特币ETF在11月3日单日净流出1.91亿美元,企业财务官仍在价格调整期间持续增持

可转换债券结构替代传统股权融资

某行业先驱企业开创了使用可转换债券收购比特币的模式,证明企业既能筹集加密资产收购资金,又可保护股东权益。斗牛士与ATW Partners达成的协议设定债券年利率为8%,若公司在纳斯达克或纽交所上市则降至5%。首期1050万美元融资按每股约0.53美元转换为股权,具体转换机制将根据上市地点和市价调整。该协议允许后续追加最高8950万美元融资。

这种结构提供了传统股权融资不具备的优势:债券持有人通过债务工具获得固定收益保障,同时通过转换权享受潜在上行收益。企业可推迟股东权益稀释至实际转换时发生。该模式支持根据市场条件灵活调整收购规模,避免被迫一次性大额采购。

斗牛士的债券协议要求初始本金150%的比特币作为抵押品,后续融资则需100%抵押。这既保障债权人权益,又使公司能利用既有比特币持仓进行杠杆收购。协议条款在市场调整期间最终敲定,与某先行企业在价格下跌期增持比特币的历史策略相呼应。

市场波动引发差异化反应

某先行企业2025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持有640,808枚比特币(占比特币流通总量3%以上),当季实现39亿美元经营收入和28亿美元净利润。尽管市场动荡,其每股比特币价值从2025年7月的39,716美元增至10月的41,370美元。

此次市场调整暴露出机构基金管理人与企业财务官的策略差异。美国现货比特币ETF在11月3日单日净流出1.91亿美元,此前一周更出现11.5亿美元赎回。而企业收购方则将波动视为增持良机。采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企业可维持长期头寸,较少受驱动零售和机构资金流的短期情绪波动影响。

斗牛士最初于2024年12月宣布450万美元的比特币财务战略,后通过可转换债券机制在市场低迷期完成融资扩容。某先行企业历来在价格调整期持续增持比特币,这种逆周期策略在比特币历次反弹中被证明有效。两家公司均在近期波动中坚持既定增持计划。

专注成长期投资的美国机构投资者ATW Partners设计了斗牛士的融资框架。专业资本提供商对比特币企业融资的介入,标志着该财务模式已发展为成熟融资类别,不再局限于个别企业的实验性尝试。

金融基础设施适配数字资产

某先行企业2025年第三季度获得标普B-发行人信用评级,得以接触更大规模机构资金池。该企业推出包括STRC在内的四种数字信用工具,可为投资者提供递延纳税股息和高有效收益。但传统评级机构尚未在评估中将比特币视为资本,尽管该企业市值达830亿美元且持有大量数字资产。

可转换债券本质是按预定条款(通常于上市或后续融资时)转为股权的贷款。该工具通过利息支付提供下行保护,同时在企业增值时提供股权上行空间。对于采用比特币财务战略的企业,这种结构能实现融资而不立即稀释现有股东权益,同时为债权人提供抵押保障。

比特币协议将总供应量限定为2100万枚,截至2024年底已挖出约1950万枚。斗牛士提出控制1%总供应量的目标需持有约21万枚比特币,远超其当前目标。某先行企业持有的640,808枚比特币已超总供应量3%,使其成为全球最大企业持有方之一。随着企业和机构持续增持,固定供应上限正创造稀缺性动态。

结语

比特币收购的可转换债券模式已从先行企业的初期实践,扩展到寻求类似财务战略的中小企业。斗牛士1亿美元融资案例表明,专业资本提供商现已支持不同市值企业的比特币增持计划。随着传统信用体系逐步接纳数字资产,这种融资方式或将在持续市场波动和监管不确定性中推动更广泛的企业应用。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