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莱德探索代币化ETF新机遇
在比特币ETF和BUIDL基金取得成功后,贝莱德正在探索代币化ETF。这种创新形式有望拓宽市场准入渠道,并为数字资产生态系统创造新的抵押品应用场景。不过随着代币化金融的普及,监管和结算挑战依然存在。
贝莱德加码区块链布局
贝莱德正考虑将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代币化,作为其进军区块链金融领域的又一举措。彭博社9月11日报道称,此举紧随其成功的现货比特币ETF和代币化货币市场基金BUIDL之后。
代币化ETF将使投资者能够突破华尔街交易时间的限制,更便捷地进入全球市场,并为ETF份额在数字资产生态系统中作为抵押品创造新机会。
依托BUIDL与比特币ETF的成功
贝莱德在代币化产品领域已建立良好口碑。自2024年3月推出以来,其BUIDL基金已吸引超过20亿美元资产,而iShares比特币信托在不到一年时间内规模突破100亿美元,成为增长最快的比特币ETF之一。
首席执行官拉里·芬克在2025年致投资者信中重申公司发展方向,强调"所有金融资产都可以代币化",并指出其带来的结算速度提升和效率优势。该公司还通过摩根大通(现更名为Kinexys)的交易平台测试了基于区块链的结算系统。
面临监管与市场挑战
尽管前景广阔,代币化ETF仍存在障碍。传统ETF依赖清算所进行结算,而基于区块链的资产可实现全天候即时转移。如何协调这两种体系仍是监管机构、托管机构和交易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不过监管环境正在发生变化。美国政策制定者已对采用沙盒模式测试区块链金融市场表现出开放态度。纳斯达克已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申请,允许代币化股票在其交易所交易,这可能会开创重要先例。
代币化金融领域的竞争加剧
贝莱德并非唯一参与者。富兰克林邓普顿、富达等竞争对手正在开发自己的代币化基金,而Kraken和Robinhood等平台已在海外市场推出代币化股票。
尽管采用率不断增长,该领域仍处于早期阶段。目前代币化资产总规模约290亿美元,与规模达8万亿美元的美国ETF行业相比仍有巨大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