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分析师对比特币2025年10月走势存分歧:14万美元巅峰还是更深的下跌风险

2025-09-05 18:40:51
收藏

2025年10月比特币价格预测:分析师观点分歧

随着2025年10月的临近,分析师们对比特币价格走势展开预测。分析师Joao Wedson通过长周期分形模型指出,$BTC可能在14万美元附近见顶,随后在2026年暴跌至5万美元。但其他分析师认为可能出现温和下跌甚至反转上涨。

比特币分形周期与十月顶部

Wedson基于35个月周期模型的分析指出,2025年10月可能成为阶段性顶部。若预测准确,次年或将迎来跌至5万美元的深幅回调。历史周期数据显示,在中期顶部附近常伴随大幅拉升后溃败,Wedson警告不可忽视这一规律。

机构资金与ETF动能重塑市场

机构需求的介入正在改变比特币的轨迹。2024年初以来,比特币现货ETF已吸纳超540亿美元资金流入,推动市场创下新高。仅贝莱德的iShares比特币信托管理资产就达800亿美元,美国合众银行近期重启机构托管服务以应对此需求。

这些变化带来更深层流动性和更低波动率。部分观点认为,相较于此前牛市后70-80%的熊市跌幅,当前价格调整幅度可能收窄至26%-50%。

比特币走势的三种情景推演

牛市情景

机构投资远超当前水平,ETF持续主导资金流向,宏观经济支持稳固。技术面保持强势,$BTC突破14万美元创历史新高,回调幅度极小或不存在。

基准情景

$BTC短期在13-15万美元区间(可能在10月)见顶后进入盘整。宏观不确定性和ETF资金流减少抑制增长,2026年前维持在10-13万美元区间波动。

熊市情景

10月达到14万美元后,$BTC无法守住支撑位,机构开始撤资。分形崩溃导致价格跌至5万美元。宏观风险和ETF需求减弱将放大跌幅。

专家观点汇总

以下是权威预测对比:

Joao Wedson (Alphractal)
2025年10月或现14万美元顶部,2026年暴跌至5万美元。

CryptoBullet
基于"滴答"分形模型,$BTC可能在10月触及15万美元峰值。

InvestingHaven
ETF与企业持续采用或支撑BTC维持在12.5-20万美元区间。

Bernstein分析师
受益于ETF动能和机构采用,价格有望向20万美元迈进。

Global X ETF预测
未来12个月有45%上行空间,目标价20万美元。

H.C. Wainwright分析师
看涨年末目标价22.5万美元。

宏观因素与政策助力

更广泛的经济力量和政治动态同样影响深远。关税紧张局势及近期删除的埃隆·马斯克经济衰退言论,都是10月及后续的重大风险。若股市下跌,比特币可能同步走低。

同时,政治进展可能提供支撑。特朗普通过行政命令建立"比特币战略储备"的政策,提升了该资产地位——使其成为国家金融资产而非投机代币。不过加密货币政策化仍引发关于稳定性与投资者情绪的长期争议。

结论

最新研究表明,2025年10月比特币价格预测正处在周期模型、机构动能与政治影响的十字路口,可能走向辉煌或崩塌。无论$BTC止步13万美元还是崩跌至5万美元,其结果都将为下一个周期奠定基础。

核心术语

比特币十月清算
指2025年10月BTC可能见顶并引发大幅回调的预测术语。

ETF流入
比特币ETF的资金投入,通常反映机构需求与流动性变化。

分形周期
比特币价格中跨越数年的牛熊交替模式。

比特币战略储备
通过行政命令建立的美国财政部比特币储备,属政府储备资产。

宏观顺风/逆风
影响资产价格的外部经济条件(通胀、关税、股市等)。

常见问题

十月是否会见顶?
周期理论指向见顶可能,但机构需求与宏观情绪可能延缓或阻止顶部形成。

为何会跌至5万美元?
若预期回调遇上看跌情绪与机构流动性撤退,分形模式可能剧烈显现。

看涨依据何在?
ETF资金流入、政策支持及比特币"数字黄金"属性将支撑价格维持在10万美元上方。

投资者该如何应对?
建议关注ETF资金流、支撑/阻力位及宏观指标。避免情绪化交易,始终牢记DYOR(做好自己的研究)。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