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原子交换:概念解析及其重要性

2021-12-14 09:00:17
收藏

跨链原子交换技术演进

原子交换技术发展历程

自2013年哈希时间锁定合约(HTLCs)问世以来,跨链原子交换技术就已存在。2018年,Bosonic公司率先实现了法币与加密货币之间的原子交换,采用Layer 2区块链解决方案,消除了交易对手方的信用和结算风险。


Layer 1原子交换的局限性

Layer 1原子交换存在明显缺陷:仅适用于原生数字资产,且需要逐一处理Layer 1交易,面临标准gas费用和网络交易时间的限制,以及智能合约中时间锁变量带来的延迟。这种交换方式效率低下,导致交易对手方资金长时间处于非流动状态,并因时间锁变量过长而产生"免费期权"问题。此外,HTLCs中的"共享密钥"机制可能带来对手方风险,结合时间锁到期机制,可能导致一方同时获取双方资产。

虽然这种技术对于愿意承担一定风险的技术型个人之间的单次交易尚可接受,但机构和高频交易需要在更高速度下运行,且不能为每笔交易在Layer 1上实际转移资产,同时避免此类风险。


Layer 2解决方案的创新

Layer 2解决方案旨在解决这些问题,但具体实现方式差异较大,通常与特定公链协议(主要是以太坊)绑定,可能无法满足某些特定用例的需求。


Bosonic网络的独特优势

Bosonic Network™是一个许可制的多托管人Layer 2区块链网络,可将托管人代表客户持有的任何资产通证化,包括法币等非原生数字资产和加密货币等原生数字资产。这种Layer 2网络保留了底层资产和所有权链的密码学可证明性,类似于Layer 1公链协议,但实现了高性能的原子交换,并与传统交易技术集成。由于其独特的架构设计,它能够在非原生数字资产和所有Layer 1协议之间搭建桥梁。


Bosonic网络的原子交换实现

在Bosonic Network上,原子交换采用支付对支付(PvP)模式,清算和结算实时进行,无交易对手信用或结算风险,并实现完全净额结算自动化。值得注意的是,由于这一独特实现方式,Bosonic无需托管客户资产。而传统的交付对支付(DvP)结算系统需要服务方为交易双方托管资产,或要求一方先付款,这通常需要中介机构使用其资产负债表来担保交易对手方避免损失。


跨托管方式的创新连接

Bosonic Network还通过以太坊网络保障的Layer 1智能合约,连接了持有实体托管机构资产的客户与使用各类钱包技术(如Fireblocks或MetaMask Institutional)自托管的客户,支持ETH和ERC-20代币交易。同时利用RSK进行比特币网络保障的BTC交易智能合约。通过将锁定在Layer 1智能合约中的资产通证化至Layer 2区块链网络,资产原子交换仍可以高频执行,避免了在Layer 1公链上转移资产的成本和低效。Layer 1公链上的资产转移仅根据托管人和客户的业务需求进行定期净额结算。


总结

对于机构级的法币与加密货币交易,在无交易对手信用或结算风险的前提下实现最高资本速度和资本效率,需要高性能的价值原子交换技术。Bosonic全球独创的多项待批专利技术正为此提供解决方案。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