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哈拉以南非洲:全球增长最快的加密货币新兴地带
根据Chainalysis最新发布的《加密货币地理报告》,撒哈拉以南非洲已跃升为全球加密货币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研究揭示了一个矛盾现象:该地区最大的加密市场尼日利亚在全球采用指数中从第二位滑落至第六位,但其活跃度仍推动该地区创下2050亿美元的链上价值记录(2024年7月至2025年6月),同比增长高达52%。这一增长使撒哈拉以南非洲成为仅次于亚太和拉丁美洲的全球第三大加密货币增长区域。
尼日利亚排名的背后逻辑
尼日利亚在Chainalysis全球加密货币采用指数中从第二位降至第六位。表面看是退步,实则暗藏玄机。该指数根据链上活动对151个国家进行排名,并加权人口和购买力因素。如今印度位居榜首,紧随其后的是美国、巴基斯坦、越南和巴西。尼日利亚的下滑并非停滞——该国仍创造了921亿美元的链上价值,几乎占撒哈拉以南非洲总量的一半。
这种变化源于Chainalysis调整了评估方法:随着全球P2P交易量萎缩,该机构移除了P2P交易所子指数。像LocalBitcoins这样的平台关闭后,作为P2P交易重镇的尼日利亚受到冲击。与此同时,印度和美国等市场在机构和零售领域加速发展。与其说尼日利亚退步,不如说是其他国家在这场全球竞赛中跑得更快。
但尼日利亚仍不可小觑。其921亿美元的链上价值远超该地区第二大市场南非。比特币占据法币兑加密货币交易的89%,成为抵御奈拉波动的盾牌。而占比7%的USDT等稳定币,则是非正规市场美元锚定交易的首选。2025年3月奈拉贬值引发狂热,当月链上交易量飙升至250亿美元,尼日利亚人蜂拥至中心化交易所以对冲通胀。
零售驱动的加密革命
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崛起更为惊人。该地区52%的增速远超全球多数市场,2050亿美元的链上价值虽不及亚太地区2.36万亿美元(增长69%)或拉丁美洲63%的增幅,但作为最小的加密经济体已表现亮眼。
其独特之处在于零售主导:超8%的转账金额低于1万美元,高于全球6%的平均水平。这不是华尔街式的交易,而是普通民众用加密货币满足现实需求——汇款、账单支付或小额商业交易。稳定币占该地区交易量的43%,相比传统渠道7.9%的手续费,成为汇款的救命稻草;比特币则化身储蓄工具,在奈拉等货币波动时保值。
机构活动也在萌芽。尼日利亚和南非通过高价值稳定币流领导B2B贸易,特别是与亚洲和中东的往来。能源和商业部门正利用加密货币绕过繁琐手续,完成百万美元级交易。
尼日利亚加密生态深描
尼日利亚的加密图景充满原始张力:2亿人口中,渴求技术的年轻群体推动深度采用。报告显示85%的转账低于100万美元,纯属零售力量。经济困境迫使人们转向加密货币——2025年3月奈拉暴跌时,中心化交易所出现家庭和企业争相保护财富的洪流。
尼日利亚央行(CBN)正在跟进。从2021年加密禁令的敌视态度,到2025年推出锚定奈拉的稳定币cNGN,标志着对加密货币持久力的认可。该国证监会《2025投资与证券法》将数字资产列为证券,提供了部分监管 clarity。
挑战依然存在:Chainalysis《2025加密货币犯罪报告》指出全球五年间非法资金流达1780亿美元,尼日利亚相关诈骗案件激增。此外,大量无银行账户人群仍需更好的接入渠道。
区域发展全景图
南非虽300亿美元的链上价值不及尼日利亚,但市场更为成熟:比特币占购买量的74%,XRP和ETH则暗示投机行为。数百家持牌虚拟资产提供商及Absa等银行开发的托管方案,使其成为机构枢纽。
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和加纳快速崛起。受货币危机推动的稳定币使用使埃塞俄比亚冲至全球第12位;肯尼亚P2P汇款激增140%;加纳零售市场生机勃勃。整个撒哈拉以南非洲地区,DeFi正获得关注,山寨币也在挑战比特币的主导地位。
三大增长引擎
推动该地区加密繁荣的力量有三:首先是经济不稳定,通胀和货币贬值使加密货币成为对冲工具和美元替代品;其次是金融排斥,数以百万计的无银行账户人群通过移动加密应用获得突破;第三是创新,WhatsApp和Telegram上的P2P交易在链下蓬勃发展,稳定币则赋能跨境商业。
全球连接放大了这种效应。撒哈拉以南非洲与亚洲、中东的贸易依赖加密货币实现速度和成本优势。尼日利亚比特币89%的占比反映其储蓄属性而非投机,这与西方追逐 meme 币的市场形成鲜明对比。
撒哈拉以南非洲52%的增长绝非偶然。尼日利亚排名下滑只是暂时的,更清晰的规则可能使其重振雄风。稳定币将持续攀升,DeFi或解锁新用例。埃塞俄比亚和也门首次进入全球前20,预示着基础正在拓宽。
对尼日利亚而言,挑战在于平衡创新与犯罪防控。该国友好政策及证监会与业界的频繁互动令人期待。当加密货币深度融入撒哈拉以南非洲的经济肌理时,这已不仅是市场,更是一场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