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实物资产代币化超越投机阶段进入制度化…“区块链产业的必然进化”

2025-10-25 21:43:26
收藏

实物资产代币化:突破传统金融瓶颈的双刃剑

尽管实物资产代币化(RWA)作为解决传统金融低效问题的方案备受关注,但仅凭这项技术就能解决所有问题的期待未免过于线性。这项技术虽具发展潜力与现实价值,却仍需交出更高成绩单,并面临诸多质疑。

争议与必然性并存

质疑声的核心直指本质:RWA是否真有必要?有人认为去中心化已足够。此外还存在着对复杂结构、未破除的监管壁垒、薄弱基础设施、欺诈操纵风险以及标准化缺失等问题的批评。但这些声音忽视了构建新金融基础设施必经的试错与改革过程——粗糙复杂的演进正是系统化产业化的基石。

近年来RWA的发展已超越单纯技术实验,其消除跨国金融不对称性的目标愈发清晰。以房地产和国债为主的数字化实践,正在改善纸质合约、不透明交易惯例和易引发纠纷的操作模式,逐步照进现实。

制度化的必经之路

将实体资产转化为可编程数字代币,是区块链产业发展的关键阶段。要吸引传统机构参与,必须建立机构级的设计与运营体系。正如Coinbase联合创始人Fred Ehrsam预言:"万物终将代币化,一切皆会链上互联",这个愿景已非乌托邦幻想。

当前稳定币市场规模突破2,600亿美元(约合361.4万亿韩元),有力印证了RWA的强劲需求。面对如此成绩,贬低RWA的批评自然偃旗息鼓。

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把握机遇需要健全的监管框架与精密的经济模型设计。若无各方利益激励机制协调,资产流转最终难免偏斜。漠视现有法律秩序的设计注定失败。

领先项目已进入核心基建开发阶段:链上KYC、反洗钱流程、身份管理、托管服务及可信评估系统相继落地。尚缺的是限定法律责任的标准化合约模板,以及跨境监管快速响应机制。这个曾经残缺的拼图正逐渐完整。

全球监管框架加速成型

RWA已脱离实验测试阶段。美国通过GENIUS法案围绕稳定币构建监管体系;欧盟计划2025年前分阶段实施《加密资产市场法》(MiCA),在27国建立统一发行交易标准。

亚洲市场的迅猛跟进

新加坡"守护者计划"携手星展银行、摩根大通实现债券基金代币化;日本金融厅出台稳定币与证券型代币实施细则;香港引入新稳定币监管制度,步伐紧追美国。

这些动向标志着传统金融机构与加密网络开始深度握手。不仅是理念认同,实质进展正在市场内外同步发生,甚至传统金融领域内部也掀起对RWA价值的重新评估。

蜕变中的市场新格局

尽管质疑不断,RWA市场过去三年仍增长超五倍。这意味着它已跨越投机阶段,进入实体系统建设与监管合规阶段。市场站在十字路口:是固守旧有法则,还是拥抱新型价值交换形态?唯一确定的是,游戏规则已然改变。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