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启动加密货币监管革命 银行业将获准持有数字资产
日本正酝酿一场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加密货币监管变革。据《读卖新闻》和《日经新闻》等媒体报道,金融厅即将首次允许国内银行收购并持有包括比特币在内的数字资产。这一举措可能使这个全球第三大经济体成为机构采用加密货币的全球领导者。
从禁止到整合
此次改革提案标志着对2020年监管指南的根本性转变。当时出于价格波动和金融稳定风险的考虑,相关政策实质上禁止银行持有加密资产。在新框架下,银行需在获取加密货币前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系统。
监管机构计划制定资本充足率要求、流动性覆盖比例和敞口限制,以防止在高度波动的数字资产中出现过度杠杆。金融厅还考虑允许银行集团直接注册为持牌"加密货币交易所运营商",使其无需设立独立子公司即可向零售和机构客户提供交易和托管服务。
监管框架全面升级
日本监管思路转变的核心,是将加密货币监管从《支付服务法》转移到《金融商品交易法》(FIEA)框架下。这种重新分类将使加密货币接受更严格的监督,包括:
• 加强代币发行方关于公开发行和二次分销的信息披露要求
• 明确禁止数字资产内幕交易
• 对加密中介机构实施与第一类金融工具业务运营商等同的行为标准
金融厅表示,通过应用FIEA机制,旨在"消除发行人与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同时提供更有力的执法工具。
市场动能推动政策演变
日本转向机构加密整合之际,国内数字资产市场正呈现爆发式增长。截至2025年2月,日本注册加密账户超过1200万个,约为五年前的3.5倍。2025年2月现货交易量达到约1.9万亿日元,保证金交易增加1.5万亿日元。
研究机构数据显示,日本在2025年加密货币采用率榜单上名列前茅,用户增长达120%,成为亚太地区增长最快的市场。这一激增发生在日本国债占GDP约240%的宏观经济背景下,可能促使投资者探索传统金融工具的替代品。
银行业巨头启动稳定币项目
与监管演变同步,日本三大金融机构正在合作开展一个可能重塑企业支付基础设施的稳定币项目。三菱日联金融集团、三井住友银行和瑞穗银行正联合开发与日元和美元双挂钩的稳定币。
该项目将利用专为满足日本严格金融法规设计的Progmat区块链平台。三菱商事将成为首个在内部结算中使用该稳定币的实体,旨在简化国际转账流程。该联盟预计在本财年末推出稳定币,目标是在三年内发行约1万亿日元。
监管明晰催生创新
日本对数字资产的综合监管方法——结合机构银行整合、证券级监督和银行支持的稳定币基础设施——与其他主要经济体的零散做法形成鲜明对比。
2025年8月,金融厅批准了日本首个受监管的日元稳定币,为合规路径树立了先例。展望未来,日本计划在FIEA重新分类后推出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基金(ETF),并计划在2026年对加密货币利润实施20%的统一资本利得税。
全球背景下的竞争定位
日本在机构加密采用方面的积极姿态,正值全球金融中心竞相建立有利的数字资产监管环境。与美国、中国和欧盟等主要经济体不同,日本采取将加密货币整合到现有银行基础设施中,同时实施证券级监督的中间路线。
实施时间表与挑战
虽然金融厅已明确表示将推进银行业改革,但具体实施时间表仍需金融服务委员会审议和议会批准。行业分析师认为,若框架获得认可且立法修正案通过,正式推出可能最早在2026年第二季度开始。
关键挑战包括风险校准、托管标准制定、波动性管理框架建立以及确保零售投资者理解风险等。金融厅强调,任何批准都将包括对资本充足率和风险管理的严格条件。
前瞻展望
日本全面的加密银行改革标志着这个全球主要经济体对数字资产的认知发生了根本转变——从谨慎观望转向战略整合。通过允许银行在证券级监督下持有和交易加密货币、推出银行支持的稳定币基础设施以及实施强化的投资者保护措施,日本正在构建一个监管框架,可能成为其他发达经济体平衡创新与金融稳定的范本。
这些举措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有效的实施和执行。如果日本能证明传统金融机构可以在维护消费者保护和市场诚信的同时安全参与加密市场,它可能为全球机构采用树立蓝图。目前,全球市场参与者、政策制定者和行业观察人士正密切关注日本将加密货币纳入主流金融体系的探索之路。

交易所
交易所排行榜
24小时成交排行榜
人气排行榜
交易所比特币余额
交易所资产透明度证明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爆仓数据
清算最大痛点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新闻
文章
大V快讯
财经日历
专题
ETF追踪
比特币持币公司
加密资产反转
以太坊储备
HyperLiquid钱包分析
Hyperliquid鲸鱼监控
索拉纳ETF
大额转账
链上异动
比特币回报率
稳定币市值
合约计算器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
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