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社论]美国已确定方向,韩国何时行动?

2025-11-18 12:09:54
收藏

美国SEC终于承认自身过失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正式告别了冻结市场长达十年的执法主导型监管模式,宣布将重新构建加密货币市场的监管框架。保罗·阿特金斯主席12日的声明不仅是政策调整,更意味着美国监管哲学的重大转向。值得警惕的是,这场变革的影响将超越美国国界。当全球开始行动之际,韩国却仍停留在起跑线上寸步未移。

"加密项目"源于美国的危机意识

7月31日,阿特金斯主席坦承美国已丧失金融创新中心地位。他宣布"我们不观望,我们引领;我们不限制,我们建设"的愿景,表明SEC将重塑市场结构。这项改革源于对美国企业、开发者和资本持续外流的清醒认知。SEC承认过去数年由他们引发的监管混乱削弱了国家竞争力,而韩国监管机构至今未见任何自我反思的迹象。

代币四分类方案具里程碑意义

SEC提出将加密资产划分为四类:数字商品、数字收藏品、数字工具被列为非证券资产,仅代币化证券保留证券属性。这种分类与SEC既往立场形成鲜明对比,堪称迟到的常识回归。然而韩国仍将加密货币视为单一风险标的,监管逻辑聚焦"潜在风险"而非功能实质,决策依据偏向恐慌免责而非产业发展,这种态度正在瓦解行业竞争力的根基。

韩国未能理解"投资合约终止论"的深意

SEC在声明中强调:"投资合约在履约完毕后即告终止,区块链上的残留记录不构成永久证券属性。"此番表态解除了禁锢美国市场十年的"永久证券性"枷锁。这意味着即便代币在初期以投资合约形式销售,只要项目兑现承诺,代币即可转为独立网络资产。初始销售形态不应成为永久法律枷锁的准则已然明朗。而韩国监管仍将早期销售方式作为永久性监管依据,这种忽视技术生态演进的静态监管模式,正在重复将临时形态固化为终身标准的错误。

美国在划分监管权,韩国在推诿监管权

SEC明确表示当加密资产性质变化时,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等其他机构可接管管辖权,标志着美国正转向功能监管架构。SEC、CFTC与银行监管机构的多资产监管体系已进入论证阶段,系统设计允许监管权随资产性质变化而转移。反观韩国,虽金融委员会、金融监督院、金融情报院、检方、国税厅、科技部等多方介入监管,权责边界却模糊不清。监管盲区扩大,政策协调沦为部门博弈,这种环境极不利于产业成熟。

SEC立法要求预示美国长期战略

阿特金斯主席呼吁国会推进数字资产立法,表明当前变革不是权宜之计,而是确保政策延续性的战略布局。SEC正通过制度化手段防止政策方向被下届领导层推翻。相比之下,韩国立法进程常被异化为强化监管的工具,而非产业战略的组成部分。基于长期战略的立法建构仍付之阙如。

结论清晰:美国已行动,韩国仍停滞

SEC此次改革正重塑全球监管范式。投资合约终止原则可能改变国际监管标准,功能实质导向的监管或将成为全球新基准。在美国确立方向的当下,韩国已无观望余地。韩国仍以"研讨措施"、"筹备工作组"、"考虑研究"等托辞延宕改革,产业发展与监管停滞的剪刀差持续扩大,创新因风险之名受阻,企业加速外流。韩国政策节奏相较全球趋势至少滞后五年。

韩国需要的是方向抉择而非更多会议

美国已承认错误并转向,正通过制度化巩固变革成果。韩国仍在原地徘徊。监管时代不会终结,但监管方式正在彻底革新。美国已启动转型引擎,韩国却仍未拿到入场券。这个差距将决定未来十年韩国产业格局、企业竞争力、人才流动和资本走向。美国已做出选择,市场正在回应。现在轮到韩国给出答案了。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