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企业转向私募融资的股价困境
随着比特币采用率提升,越来越多企业寻求额外融资渠道来配置这一主流数字资产。多数公司转向了上市后私募投资(PIPE)计划,但这些操作却导致其股价遭遇反噬。
PIPE融资的代价
市场分析平台数据显示,通过PIPE计划融资的比特币储备企业股价普遍大幅下挫,部分公司甚至面临进一步下跌风险。在PIPE交易中,上市公司向特定机构或合格投资者定向增发新股,这类融资具有效率高、定价低于市价等特点,投资者在完成转售登记后即可抛售股份。
企业通常在牛市周期采用PIPE快速筹集资金用于购买比特币。相较于公开募股等传统方式,PIPE更具灵活性,往往被视作战略意图的信号。"比特币储备公司需要快速获取大额资金以提前布局预期涨势,或通过宣布大额购币重塑股权叙事、启动储备战略。"分析报告指出。
股价暴跌97%的连锁反应
虽然PIPE是少数可行方案之一,但会显著影响上市公司股价表现:增发股份导致流通量增加,稀释现有股东权益;PIPE投资者的抛压形成供应过剩,进一步拖累股价。
数据显示,采用PIPE融资的比特币企业股价普遍回落至发行价区间,跌幅介于42%-97%之间。尚高于PIPE发行价的公司仍面临50%的下行空间。典型案例中,Kindly MD(NAKA)股价在PIPE融资后暴跌97%,其PIPE股份解禁当日跌幅超50%;Empery Digital(EMPD)等企业股价已跌破发行价。
分析师认为,只有比特币持续走强才能扭转这一趋势。当前Strive(ASST)等公司股价虽高于PIPE定价,但若要回落至发行价水平,仍需承受至少50%的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