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波全球合作广泛但链上活动仍有限的原因解析
尽管瑞波已与全球300多家银行和金融机构建立合作,XRP账本(XRPL)的链上活动仍相对有限。这引发加密社区的疑问:为何瑞波的广泛采用未能转化为每日数十亿美元的链上交易量?瑞波首席技术官大卫·施瓦茨近期在社交媒体X上详尽回应了这些关切,从技术、监管和战略层面揭示了XRPL链上应用发展现状。
链上活动受限的核心原因
施瓦茨指出,机构对于直接使用链上交易的迟疑是关键因素。"我认为历史上机构更倾向链外使用数字资产有多重原因,"他解释道。其中最大挑战是监管合规问题,特别是在使用去中心化交易所时。"即便是瑞波目前也无法使用XRPL DEX进行支付,因为我们无法确保流动性提供者中不会涉及恐怖组织。"由于无法验证流动性提供者的身份合法性,受监管实体难以在完全开放的网络上运作。
但这一局面或将改变。瑞波正在开发"许可域"等工具,使参与者能确保仅与通过验证的合规实体交易。施瓦茨表示:"我们已接近突破点,因为机构开始认识到链上操作的优势。"
关于XRP波动性与应用场景的讨论
针对XRP价格波动是否影响企业支付的争议,施瓦茨提出新视角:"在某些应用场景中,波动性并非劣势,甚至可能成为优势。"对许多用户而言,长期增值潜力可以抵消短期风险。"只要不是极度风险厌恶者,持有XRP并非劣势。"
对于"为何要持有XRP这类桥梁货币"的疑问,施瓦茨给出务实解答:"桥梁货币要发挥作用,必须有人持有以确保需要时能即时获取。"在全球金融体系中,当下一笔交易所需资产类型不确定时,持有主流桥梁货币XRP比调配多种低流动性资产更高效。
稳定币会取代桥梁资产吗?
针对"稳定币普及将消除对XRP等桥梁货币需求"的观点,施瓦茨在多元货币背景下提出异议:"若单一稳定币胜出,确实无需桥梁货币。但我认为这不可能实现,因为稳定币只能锚定单一法币且必然受司法管辖限制。"
在多种稳定币并存、各受不同监管的格局下,XRP作为中立去中心化桥梁资产仍具独特价值。施瓦茨强调,XRP在连接"证券代币化长尾、贷款组合等"领域将持续发挥关键作用。
机构为何选择XRPL而非私有链?
对于"大型机构为何不自建区块链"的疑问,施瓦茨以USDC发行方Circle为例说明:"关键在于互操作性与资产可移植性。"区块链生态的繁荣依赖互联互通而非封闭系统。同理,现实资产代币化也将选择XRPL这类开放、高流动性的成熟网络,而非局限在私有链中。
地缘政治信任与司法管辖问题
针对"外国政府是否会信任美国背景的瑞波网络"的敏感问题,施瓦茨澄清XRPL并非美国平台:"它从未歧视任何参与者,若出现这种情况,人们自会弃用。"虽然瑞波公司总部位于美国,但其全球持牌实体可服务不同司法管辖区。
施瓦茨承认受国际制裁的地区确实难以采用该技术,但强调瑞波通过透明运营和合规建设持续获得信任:"我们在阳光充足的地方收获成果。"
未来展望
施瓦茨的深度分析揭示了XRPL尚未成为主流链上支付基础设施的多重原因。技术虽已就绪,但机构受制于监管、安全与地缘考量仍持谨慎态度。随着许可域等创新工具的推出及公有网络接受度提升,链上结算的转型不仅必将到来,更将加速推进。届时,XRP或终将实现其连接全球金融体系的桥梁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