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香港稳定币牌照:从热炒到踌躇

2025-09-29 16:39:42
收藏

香港稳定币牌照:从热切到观望

政策初期反响热烈

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最初引发广泛关注。自2025年8月1日《稳定币条例》生效以来,区块链与金融界表现出浓厚兴趣。该框架明确规定:发行与法币挂钩的稳定币须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颁发的牌照。条例出台数周内,即有77家机构表示有意申请,市场普遍看好香港有望成为亚洲合规稳定币枢纽。



监管风向转变

然而这种乐观情绪在9月底遭遇挑战。据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非正式建议部分内地券商暂停在香港的实物资产代币化(RWA)项目。虽然该指引并非直接针对稳定币,但由于RWA常作为稳定币的底层资产或应用场景支撑,相关限制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生态产生连锁反应。



市场信心波动

潜在申请者的态度随之趋于审慎。部分机构重新评估战略布局,有的放缓申请进度,有的则选择退出。相较于8月的积极态势,企业开始在政策不确定性中权衡合规成本与商业风险。中小型机构尤其面临压力,因其应对牌照制度要求的资金与合规能力相对有限。



观望情绪成因

多重因素导致市场态度转变:首先,监管不确定性加剧企业焦虑;其次,HKMA要求的完善治理架构、严格反洗钱程序及全额准备金制度带来显著成本压力;再者,头部机构犹豫削弱行业整体信心;最后,部分项目开始考察新加坡、阿联酋等监管框架更明晰的司法管辖区。



市场格局演变

这些变化将重塑竞争格局:实际申请数量可能低于预期,且主要集中在资金雄厚的大型机构间,如银行、电信集团或科技巨头,而非早期视香港为跳板的初创企业。这种集中化虽有利于监管稳健,但短期内可能抑制生态多样性。



未来政策走向

HKMA预计将于2026年初发放首批牌照,但数量极为有限。监管机构强调稳慎推进,首批获许可稳定币的市场表现将成为政策调整的重要参考。香港稳定币政策最终将受本地与内地双重因素影响,若市场展现低风险接纳度,监管或推出沙盒等柔性机制;而内地对数字资产的态度变化也将持续左右香港的政策空间。



总结

香港稳定币牌照制度起步于高涨热情,但随着监管信号趋严,行业进入战略调整期。企业在抢占先机与规避政策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市场发展节奏明显放缓。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