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稳定币牌照:从热切到观望
政策初期反响热烈
香港稳定币监管框架最初引发广泛关注。自2025年8月1日《稳定币条例》生效以来,区块链与金融界表现出浓厚兴趣。该框架明确规定:发行与法币挂钩的稳定币须获得香港金融管理局(HKMA)颁发的牌照。条例出台数周内,即有77家机构表示有意申请,市场普遍看好香港有望成为亚洲合规稳定币枢纽。
监管风向转变
然而这种乐观情绪在9月底遭遇挑战。据媒体报道,中国证监会非正式建议部分内地券商暂停在香港的实物资产代币化(RWA)项目。虽然该指引并非直接针对稳定币,但由于RWA常作为稳定币的底层资产或应用场景支撑,相关限制不可避免地对整个生态产生连锁反应。
市场信心波动
潜在申请者的态度随之趋于审慎。部分机构重新评估战略布局,有的放缓申请进度,有的则选择退出。相较于8月的积极态势,企业开始在政策不确定性中权衡合规成本与商业风险。中小型机构尤其面临压力,因其应对牌照制度要求的资金与合规能力相对有限。
观望情绪成因
多重因素导致市场态度转变:首先,监管不确定性加剧企业焦虑;其次,HKMA要求的完善治理架构、严格反洗钱程序及全额准备金制度带来显著成本压力;再者,头部机构犹豫削弱行业整体信心;最后,部分项目开始考察新加坡、阿联酋等监管框架更明晰的司法管辖区。
市场格局演变
这些变化将重塑竞争格局:实际申请数量可能低于预期,且主要集中在资金雄厚的大型机构间,如银行、电信集团或科技巨头,而非早期视香港为跳板的初创企业。这种集中化虽有利于监管稳健,但短期内可能抑制生态多样性。
未来政策走向
HKMA预计将于2026年初发放首批牌照,但数量极为有限。监管机构强调稳慎推进,首批获许可稳定币的市场表现将成为政策调整的重要参考。香港稳定币政策最终将受本地与内地双重因素影响,若市场展现低风险接纳度,监管或推出沙盒等柔性机制;而内地对数字资产的态度变化也将持续左右香港的政策空间。
总结
香港稳定币牌照制度起步于高涨热情,但随着监管信号趋严,行业进入战略调整期。企业在抢占先机与规避政策风险之间寻求平衡,市场发展节奏明显放缓。

交易所
交易所排行榜
24小时成交排行榜
人气排行榜
交易所比特币余额
交易所资产透明度证明
资金费率
资金费率热力图
爆仓数据
清算最大痛点
多空比
大户多空比
币安/欧易/火币大户多空比
Bitfinex杠杆多空比
新闻
文章
大V快讯
财经日历
专题
ETF追踪
比特币持币公司
加密资产反转
以太坊储备
HyperLiquid钱包分析
Hyperliquid鲸鱼监控
索拉纳ETF
大额转账
链上异动
比特币回报率
稳定币市值
合约计算器
账号安全
资讯收藏
自选币种
我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