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加密货币媒体高管需警惕身份盗用骗局
据行业调查显示,2025年全球主流加密货币媒体的高级业务负责人极可能面临身份遭盗用风险。诈骗者频繁通过Telegram、X(原推特)、LinkedIn等平台冒充媒体名义接触用户,最终在交易环节诱导受害者向私人USDT钱包地址转账。
诈骗手法持续升级
专业机构披露,近月来已收到多起冒充案例,且犯罪手段日趋精密。2025年10月曾出现名为"Tobias Vilkenson | Cointelegraph"的Telegram账号,主动联系BNB链相关人士提出采访邀约。该账号不仅展示拥有6000余粉丝的X平台认证链接,还通过多层级话术建立信任。
这类骗局呈现典型的三段式特征:首先利用知名媒体公信力发起私信沟通,继而伪造采访需求建立联系,最终在关键节点要求向外部钱包支付费用。受害企业往往因对媒体报道的期待,未能充分核实账号真实性而蒙受损失。
行业建议防护措施
专家强调此类诈骗已呈常态化趋势,建议企业必须执行三重验证:核实官方域名邮箱、通过公开渠道二次确认采访需求、拒绝任何加密货币预付要求。值得注意的是,近期骗局甚至开始冒用政治人物名义或关联热点事件,部分伪造内容专业度极高,需保持特别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