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研究员发布"精益以太坊"提案
7月31日,以太坊研究员Justin Drake公布"精益以太坊"提案,该方案重构了基础层架构,旨在应对国家级别和量子威胁下的生存能力需求,同时实现数量级性能提升而无需牺牲去中心化特性。新指导方针分别被称为"堡垒模式"和"野兽模式"。
安全与性能双重升级
该愿景指出,通过将主网锚定在基于哈希的密码学体系,并重构共识、数据、执行三大协议子层,网络可以同步强化安全性并实现质的扩展。以太坊联合创始人Vitalik Buterin与Drake近期在柏林举行的以太坊主题活动上就此概念进行了探讨。
Drake的安全论点强调,以太坊必须在对抗环境下持续运行数十年甚至数百年。路线图显示,"只要互联网存在,以太坊就存在"是终极目标。性能方面,精益以太坊计划通过激进垂直扩展实现主网约1万笔/秒的交易处理能力,通过广泛水平扩展实现Layer2约100万笔/秒的吞吐量。
三大核心层升级方案
精益以太坊提出跨三个层次的协同升级:
精益共识(Beacon Chain 2.0):聚焦强化信标链的安全性与去中心化程度,实现秒级最终确认。
精益数据(Blobs 2.0):支持具备粒度化尺寸的后量子"数据块",在提升吞吐量的同时保持类似调用数据的开发体验。
精益执行(EVM 2.0):构建最小化且兼容SNARK的指令集,在保留EVM兼容性和网络效应的同时加速证明验证过程。
技术实现路径
该方案将哈希函数作为跨层基础原语:共识层用聚合签名替代BLS方案;数据层用基于哈希的承诺取代KZG多项式承诺;执行层采用以哈希为核心构建的zkVM简化验证流程。这种设计既能为抗量子计算威胁做准备,又能顺应SNARK技术在协议栈中的快速发展。
Drake表示,精益以太坊既是技术路线图也是工程美学。其核心理念基于最小化模块设计、封装复杂性、形式化验证,以及可证明的安全性与最优性。强调"精益工艺"旨在精简历史遗留复杂度,同时标准化更易推理验证的基础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