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量子计算机窃取比特币?探究乔希·曼德尔的断言与反对声浪

2025-10-01 22:18:58
收藏

量子黑客时代是否已降临比特币?

比特币建立在这样一个原则上:只要资金由私钥保护,就只有持有者才能动用。但如果这个前提不再成立呢?

据称华尔街前交易员乔希·曼德尔在社交媒体X(原帖现已删除)上爆料,量子计算机正被用于从长期休眠的钱包中窃取比特币——尤其是那些被认为主人已不活跃或去世的钱包。

核心指控

曼德尔宣称,某"大型机构"找到了不通过公开市场直接提取这些钱包中比特币的方法,区块链分析成为唯一的检测手段。若属实,这将彻底动摇比特币安全与所有权模型的根基。

关键疑点

- 目标钱包:长期休眠账户,通常被认定已废弃或属于已故持有者
- 场外积累:提取代币时不会引发价格波动或大额卖单
- 技术飞跃:暗示量子技术已能突破比特币的加密防御

值得注意的是,曼德尔未提供实质性证据。其核心论点是该场景在技术上可行——甚至可能正在发生——但这一说法尚未被验证。

技术可行性分析

比特币采用椭圆曲线数字签名算法(ECDSA)中的secp256k1曲线。理论上,量子计算机通过肖尔算法能指数级加速破解公钥对应的私钥,但当前技术存在三大壁垒:

现实障碍

1. 量子比特稳定性:构建容错逻辑量子比特需要海量物理量子比特
2. 规模需求:估算显示破解单个密钥需数十万(甚至百万)级物理量子比特
3. 操作精度:当前量子芯片误差率虽创新低(如谷歌105量子比特芯片误差仅0.000015%),但距完全容错仍有差距

学界普遍认为,至少还需十年才可能诞生能破解ECDSA的量子计算机。

行业反应与链上证据

比特币社区迅速提出质疑:

- 热点资本创始人直言:"目前发生这种情况的概率为零"
- 比特币政策研究院专家指出该理论"缺乏证据支撑"

链上数据解析

1. 休眠钱包激活:部分远古地址(如14年未动的8万BTC)转移被证实为向SegWit等新型地址格式的主动迁移
2. 异常签名缺失:未发现与量子破解特征相符的交易模式
3. 遗留漏洞:约20%-30%比特币仍存储于暴露公钥的旧格式地址,但尚无被利用证据

风险展望

虽然量子威胁终将显现,但当前数据显示:
- 钱包异动多为正常操作(继承转移/安全升级)
- 需要警惕的预警信号(如公钥暴露后的闪电转账)尚未出现

专家建议将其视为需要防范的未来挑战,而非当下危机。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