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摩根大通币的演进:从构想到现实

2025-11-12 15:49:53
收藏

JPM Coin:以区块链速度重塑传统银行业

JPM Coin通过融合区块链效率与传统金融信用体系,实现了全球即时结算,正在深刻改变机构支付格局。从概念到落地,这项创新展示了代币化存款如何重新定义资金流动,搭建起加密创新与受监管银行系统之间的桥梁。JPM Coin标志着金融领域的新纪元——区块链技术正从实验阶段转变为实时合规的多币种交易核心工具。


从实验走向主流

在金融科技的快速演进中,区块链技术始终以其高效安全的特性吸引机构投资者。摩根大通推出的JPM Coin具有里程碑意义,这项基于区块链的存款代币诞生于银行加速布局数字资产的浪潮中,不仅代表技术突破,更彰显这家全球最大资产银行对货币未来的战略布局。

该代币2019年首次提出时仅作为机构客户即时结算工具,如今已发展为成熟的分布式账本系统,支持7×24小时实时转账。与美元1:1锚定并由银行存款担保的机制,构建出比传统支付轨道更稳定合规的替代方案,将跨境结算时间从天级缩短至秒级。这折射出行业深刻变革:区块链正从边缘实验转变为机构金融的核心组成部分。


公链整合:规模扩张里程碑

2025年11月12日,JPM Coin完成与Coinbase旗下公链平台Base网络的整合,大幅提升机构用户的可访问性。在摩根大通区块链部门Kinexys全球联席主管Naveen Mallela的推动下,该代币使客户能突破银行营业时间限制,实现秒级资金流转。这项创新不仅关乎速度,更将重塑企业及金融机构每日数百亿美元的流动性管理方式。

测试阶段始于2025年6月,代号JPMD的代币与万事达卡等合作伙伴共同验证了实际应用场景的卓越表现。Mallela的视野已超越美元体系——银行同步注册了潜在欧元版本的JPME代码,待监管批准后将构建多币种生态。这种分阶段推进的策略既审慎又雄心勃勃,将合规性与规模效应置于仓促颠覆之上。


存款代币与稳定币的本质差异

JPM Coin的核心差异在于其存款代币属性。不同于USDT等以国债等流动资产为储备的传统稳定币(通常不向持有人派息),该代币锚定现有客户存款,持有者可获得类银行账户收益,这对管理巨额资金的机构极具吸引力。

加密交易公司常将资金存放于稳定币作为抵押品或流动性储备,而JPM Coin的收益特性可能促使它们转向银行发行代币。Coinbase接受该代币作为抵押品的决策,进一步弥合了传统金融与原生加密平台的鸿沟,创造出兼具区块链透明度与银行可靠性的混合模式。正如Mallela所言:对警惕稳定币监管风险的机构而言,存款代币提供了"极具吸引力的替代方案"——既符合现有金融规则,又能实现区块链效率。


监管东风:《GENIUS法案》的助推

这项创新恰逢监管利好。美国《GENIUS法案》建立了联邦层面的稳定币框架,间接提升了市场对代币化资产的信任。该法案通过透明度与储备金要求,有效应对了既往加密市场崩盘暴露的风险隐患。

对摩根大通而言,这意味着JPM Coin不仅具备创新性,更能经受SEC等监管机构的审查。但全球规则仍呈碎片化态势,向其他币种或区块链的扩展仍需获得欧洲、亚洲等地批准。这种创新与监管间的动态平衡,正推动行业走向成熟——以摩根大通为代表的银行正将自己定位为守门人,致力于使区块链整合增强而非削弱系统稳定性。


摩根大通的区块链版图

更宏观的视角揭示了JPM Coin的战略价值。其背后的Kinexys数字支付网络(前JPM Coin系统)日均处理逾30亿美元交易,币种涵盖美元、欧元和英镑,规模超越多数加密网络,并完美融入该行日均10万亿美元的支付流。

这场竞赛并非独角戏。花旗、桑坦德等传统银行,乃至PayPal等新兴势力都在测试类似工具。行业正展开一场传统金融代币化的竞赛,目标是在即时化时代实现降本增效。但 adoption障碍依然存在——相比传统系统,区块链的商业应用规模仍小,网络间的互操作性更是持续挑战。


展望:重构机构金融的潜力与挑战

展望未来,JPM Coin可能重塑机构金融格局。其成功取决于生态系统的广泛参与,向客户开放的计划或将形成网络效应,构建机构间无缝交易网络。但核心问题犹存:数字化红利将惠及何人?尽管收益特性对大额持有者极具吸引力,零售投资者仍被排除在外,JPM Coin目前仍是少数人的工具。

随着区块链普及,数据隐私和能源消耗等伦理问题亟待关注。在此背景下,摩根大通的举措不仅是技术突破,更是传统金融应对颠覆的晴雨表。这种谨慎与大胆并重的探索,预示着数字资产助力全球经济发展的混合型未来。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