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泰达公司持有8.3万枚比特币,美国国债储备量超越韩国

2025-08-02 06:01:00
收藏

全球最大稳定币发行商Tether持有比特币数量突破8.3万枚

全球最大稳定币发行商Tether(泰达公司)持有的比特币数量已确认达到83,000余枚,规模超越所有上市公司中的第二名持有者。此举显示该公司正积极将比特币纳入储备资产。另有分析指出,Tether持有的美国国债规模已超过韩国,这与强化美元霸权直接相关。



比特币大规模纳入储备 规模跃居上市公司第二位

根据Tether于7月31日(当地时间)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储备报告,截至6月30日,该公司持有的比特币价值达89.2817亿美元(约合11.8万亿韩元)。按报告采用的比特币基准价(107,240美元)换算,约合83,254枚。

比特币持仓数据平台BitcoinTreasuries显示,上市公司中比特币持有量最大的企业是MicroStrategy(628,791枚),第二位是Marathon Holdings(5万枚)。虽然Tether是非上市公司,但其持仓规模已超越所有上市公司的第二位持有者。这表明Tether正将发行稳定币过程中获得的收益,从单纯现金储备转向比特币等多元化替代资产。



美国国债持仓达1268亿美元 超越韩国

Tether储备的核心仍是美国国债。报告显示,该公司直接和间接持有的美国国债总额达1268亿美元,其中直接持有1055亿美元,间接持有213亿美元。这一规模已超过美国财政部5月公布的韩国美债持有量(1242亿美元)。

Tether强调:"持有美国国债有助于强化美元霸权,USDT作为私营机构的创新实践正辅助实现美国政策目标。"首席执行官Paolo Ardoino表示:"USDT在透明度和全球扩展性方面证明了稳定币的创新潜力,正帮助全球数十亿人口获得美元体系的稳定性。"



二季度净利润49亿美元 扩大中长期投资

Tether第二季度净利润达49亿美元(约合6.4万亿韩元)。基于此,该公司正在美国推进40亿美元规模的中长期投资计划。典型案例是与Cantor Fitzgerald、软银集团联合创立的"21Capital"。该企业目前持有43,514枚比特币,正通过特殊目的收购公司Cantor Equity Partners推进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若成功上市,将位列全球比特币持仓上市公司第三名。



稳定币市场动态:总市值创2649亿美元新高

Tether的激进举措与全球稳定币市场扩张同步。截至7月29日,稳定币总市值达2649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其中以太坊链上稳定币以1326亿美元居首,波场(824亿美元)、Solana(117亿美元)、Hyperliquid(52亿美元)紧随其后。Solana和Hyperliquid分别录得12.1%和39.4%的月增长率,呈现爆发式增长。

但日均交易量较前周下降14%至859亿美元,显示短期结算需求有所放缓。以太坊和波场仍占据50%以上的交易量,维持着双枢纽格局。



全球监管与企业行动加速

近期企业与监管层面均出现显著变化。万事达卡将USDC、PYUSD等主要稳定币支持扩展至全球支付网络,推动传统金融与数字资产边界融合。Ethena Labs与Anchorage Digital Bank则顺应美国新出台的《GENIUS法案》,发行首个合规稳定币USDtb,加速主流金融体系接纳进程。

另一方面,欧洲央行(ECB)警告美元稳定币扩张可能威胁欧洲货币主权,重申需培育欧元稳定币并推进数字欧元发行。俄罗斯则积极利用与卢布挂钩的稳定币A7A5作为规避西方制裁的工具,其交易量已突破410亿美元。



民间主导强化美元霸权 vs 监管风险

专家对Tether的战略评价不一。有观点认为其美国国债与比特币并重的混合储备模式,既强化美元霸权又提升稳定币可信度。但包括ECB在内的多国央行担忧美元稳定币扩张对本国金融体系的影响,正加快监管讨论。

稳定币已超越简单支付工具,成为全球金融秩序的核心变量。Tether的动向预计将对包括韩国在内的亚洲市场产生中长期重要影响。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