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温克莱沃斯兄弟领军的Gemini瞄准纳斯达克上市,趁加密货币IPO热潮

2025-08-16 18:05:41
收藏

加密货币交易所Gemini正式提交IPO申请

由亿万富翁双胞胎卡梅伦·文克莱沃斯和泰勒·文克莱沃斯创立的加密货币交易所Gemini正式提交首次公开募股(IPO)申请。该公司计划以股票代码"GEMI"登陆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加入越来越多寻求上市的加密货币公司行列。此举正值Bullish和Circle等加密货币巨头在特朗普政府支持性政策推动下,以强劲表现完成股市首秀后仅数周。

市场趋势与战略时机

Gemini选择此时提交申请反映了市场整体趋势。投资者对加密货币领域兴趣浓厚,特别是在监管态度转变的背景下。但时机选择不仅出于政治考量,竞争对手出色的IPO表现创造了绝佳的市场窗口。尽管亏损持续扩大,Gemini仍押注公开市场会认可其长期潜力。

Gemini上市战略:控制权、可见性与增长

Gemini的IPO文件披露将采用双重股权结构:A类股每股1票投票权,而由文克莱沃斯兄弟完全持有的B类股每股享有10票投票权。这种设计确保公司上市后创始团队仍能保持控制权,这是许多科技公司创始人上市后保留影响力的常用策略。

该公司已与高盛、摩根士丹利和花旗集团等顶级投行合作主导此次发行,显示其获得重要机构支持。选择纳斯达克上市也表明Gemini旨在华尔街获得更高可见度和公信力。

多元化业务布局

成立于2014年的Gemini不仅仅提供交易平台,其业务包括受监管的加密货币交易所、托管服务、稳定币(GUSD)以及加密货币奖励信用卡,还为机构客户提供场外交易和质押等服务。目前平台托管资产总额超过180亿美元。

财务表现:持续亏损引关注

财务数据却显示更复杂的情况。2025年前六个月,Gemini在6790万美元营收基础上净亏损2.825亿美元,较2024年同期的4140万美元亏损显著扩大。公司现金储备也从2024年底的3.415亿美元锐减至2025年中的1.619亿美元。

Gemini超65%的营收来自基于交易量的业务,这使得平台对市场波动高度敏感。在加密货币牛市可能尚可维持,但遇市场下行时将面临巨大风险。

品牌优势与监管经验

Gemini的核心优势在于其品牌影响力和领导团队。文克莱沃斯兄弟作为加密货币领域资深人士,各自拥有约75亿美元身家。他们的影响力曾帮助Gemini度过包括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500万美元和解在内的监管挑战,此前涉及已终止Earn项目的SEC指控也已得到解决。

特朗普政策推动下的加密货币上市热潮

Gemini的IPO时机绝非偶然。随着特朗普重新成为焦点并推行支持加密货币政策,公众情绪已发生转变。7月特朗普签署重要稳定币法案时,文克莱沃斯兄弟就在现场。他们与特朗普在政治和财务层面的深厚联系正为Gemini带来监管优势。

竞争对手Circle通过IPO融资12亿美元,首日股价飙升168%;Bullish在11亿美元募资后股价上涨84%。这些数据发出明确信号:投资者渴望通过股市介入加密货币领域。

顺势而为的战略选择

Gemini显然注意到这一趋势。选择纳斯达克上市不仅是融资行为,更是把握加密货币IPO热潮的战略举措。能否复制Bullish或Circle的成功尚待观察,但市场动能显然对其有利。

Gemini IPO或开启加密金融新篇章

Gemini的IPO不仅关乎一家公司,更标志着加密货币正在主流化。通过加入上市公司行列,Gemini正在为更多传统投资者进入该领域铺平道路。

文克莱沃斯兄弟早已走出早年与马克·扎克伯格关于Facebook的纠纷,如今他们正在塑造金融未来。通过Gemini即将在纳斯达克的IPO,他们明确宣告:加密货币已不再是边缘运动,而成为金融体系的核心组成部分。

若上市顺利,不仅将为Gemini,更将为整个行业打开数十亿美元的未来融资通道。当GEMI股票开始交易时,全球目光必将聚焦于此。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