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GENIUS法案与日本稳定币实践的启示
当美国《GENIUS法案》被赞誉为稳定币采用的市场催化剂时,日本早先的改革却揭示了另一面:监管明确性并不直接等同于现实应用的繁荣。日本虽在2023年率先建立全球首个全面的稳定币监管框架,但实际采用率依然低迷。持牌发行机构仅存在于纸面上,日元稳定币经济生态尚未成形。
监管哲学的根本差异
Web3基础设施开发商Startale Group日本区经理手塚崇在访谈中指出,美日两国的采用差距反映了监管设计理念的分歧。"《GENIUS法案》的出台夹杂着欣慰与好奇,"手塚表示,"因为美国终于追赶上了日本两年前的步伐——为稳定币建立完整法律框架。"
根据日本2023年修订的《支付服务法》,只有持牌银行、信托银行及注册汇款机构才被允许发行稳定币。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GENIUS法案》下的美国模式开放度更高:不仅银行,获得联邦许可的非银行机构在满足准备金和合规标准后也可参与发行。
"日本将系统稳定性置于创新速度之上,而美国则释放出更大规模市场开放的信号,"手塚分析道。不过这种差距可能不会持续太久,日本"基础设施先行"的战略与全球参与者建设可编程企业级资本市场的趋势相呼应,随着监管环境成熟,这种审慎策略将增强其竞争力。
日元稳定币即将破冰
经过两年监管筹备,日本将于今年秋季批准首个日元稳定币,为基于区块链的本币汇款与支付开启大门。据悉,本土金融科技公司JPYC将作为注册汇款运营商首发完全抵押型稳定币,其价值由银行存款和日本国债1:1锚定。
东京的Monex集团也在考虑发行日元稳定币,同样采用国债等高流动性资产全额抵押模式,瞄准企业结算和跨境汇款场景。作为拥有TradeStation和Coincheck等子公司的上市公司,Monex的入局可能为日本新兴稳定币市场带来规模效应和公信力。
这些举措若落地,将标志着日元终于进入总规模2700亿美元的全球稳定币市场——目前该市场仍由美元稳定币(特别是USDT和USDC)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日本稳定币采用加速
手塚所在的Startale公司近期与金融巨头SBI达成合作,共同开发代币化股票及其他现实世界资产交易平台。该平台旨在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提供24/7全天候交易、近即时跨境结算及碎片化所有权等创新功能。
除资产代币化外,Startale还致力于通过提升流动性来扩大企业对稳定币的使用。"下一步是可编程资金管理:将稳定币与代币化资产结合,实现自动外汇对冲、条件支付和实时资本配置,"手塚透露。这一愿景与SBI同Circle、Ripple等企业的战略合作形成协同效应,共同推动日本数字资产生态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