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要点
2024至2025年间,莱特币支付使用量激增,年中曾短暂超越泰达币。
网络托管、代理服务和游戏领域主导了莱特币支付场景,推动订阅制数字服务的持续增长。
支付领域地位巩固
根据CoinGate发布的七年期报告,莱特币已强化其作为首选支付加密货币的角色。数据显示,莱特币在该平台全球三大支付方式中位列第三,仅次于比特币和泰达币,并在2024至2025年呈现显著增长。
报告指出,2021年莱特币订单量较2020年增长521%,成为广泛使用的支付选项。至2024年,其使用量同比再增52.7%,创下历史第二高增速。这一趋势延续至2025年,1至8月期间莱特币占全部支付的13.9%。比特币以23%的占比领先,泰达币则为21.2%。
今年6至7月,莱特币曾短暂超越泰达币跃居第二位。这一变化主要源于稳定币监管政策的影响,使得莱特币获得阶段性优势。
数字服务领域高度集中
莱特币交易主要集中在数字化优先行业。2025年数据显示,网络托管占莱特币支付的31.2%,代理服务占22.2%,游戏相关占19.3%。三大领域合计约占全部交易量的四分之三。代理服务商PlainProxies、Ping Proxies和Thunderproxy报告称,其大部分订单采用莱特币支付,使用率超过比特币、以太坊及稳定币。
报告强调,莱特币已成为订阅制数字服务定期支付的首选方案,这表明其正逐渐发展为稳定的支付工具,而非一次性消费媒介。
平均订单金额定义了其用户画像。2025年迄今,莱特币平均订单价值为44.5欧元,与主流托管套餐、代理服务及游戏产品的定价区间高度吻合。历史峰值出现在2022年,当时平均订单金额达52欧元。
支付地域分布特征
美国以23.8%的莱特币订单占比位居全球首位,德国(8%)和尼日利亚(7.1%)分列二三位。其他活跃市场包括英国(5.8%)、荷兰(5%)、法国(3.7%)和波兰(2.9%)。
商户对收款处理呈现差异化策略:2025年有5%的商户选择直接持有莱特币,创2022年以来新高。其余商户中,73.5%选择兑换为欧元。比特币(6.9%)、USDC(6.8%)和美元(5.2%)构成主要兑换方向,既反映法币记账需求,也显示持有或转换其他数字资产的意愿正在增强。
市场表现承压
莱特币当前市场价格仍面临压力。最新数据显示,LTC现报114.22美元,24小时跌幅2.41%,交易量下降27%至4.8483亿美元。此前试图突破7日移动平均线对应的116.1美元未果,空头趋势有所强化。
若113.61美元支撑位失守(该位置与61.8%斐波那契回撤位重合),莱特币可能进一步下探。价格跌破113美元后,或将测试交易员关注的关键心理关口110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