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德瑞比特USDC期权:比特币与以太坊交易的革命性飞跃

2025-08-15 22:41:05
收藏

Deribit USDC期权:比特币与以太坊交易的革命性飞跃

加密货币衍生品领域即将迎来重大变革!行业巨头Coinbase近期收购的领先加密期权交易所Deribit,将于8月19日推出划时代的比特币和以太坊USDC结算期权。这一备受期待的举措标志着关键转折点,有望在波动剧烈却充满活力的数字资产市场中提升流动性和参与便利性。伴随这些创新期权产品,Deribit还将推出定期期货合约,进一步扩展其综合交易产品矩阵。对于寻求更简化结算方式和更低参与门槛的衍生品交易者而言,这一进展尤为令人振奋。

何为线性期权?其重要性何在?

传统加密期权交易所多采用"反向"合约模式,即保证金和结算均以标的加密货币本身进行。而Deribit此次推出的"线性"期权直接采用等值法币的稳定币USDC结算,这带来三大核心优势:

简化结算流程:交易者无需担忧标的资产波动对保证金或结算收益的影响,USDC提供了稳定可预测的价值锚定。

降低参与门槛:0.01BTC和0.1ETH的最小订单规模设置,使比特币与以太坊期权交易能够覆盖更广泛的投资者群体,这对曾被高门槛限制的零售交易者具有突破性意义。

减少认知复杂度:损益计算更接近传统金融工具,显著降低新用户的认知门槛。

这一战略转型旨在吸引更广泛的用户群体,通过优化交易体验使高级金融工具实现普惠化。

Deribit在加密衍生品交易所领域的统治地位

作为加密期权市场长期公认的领导者,Deribit近期获得Coinbase收购后地位更趋稳固。据公开数据显示,该交易所上月创下1850亿美元的历史性交易量记录。USDC结算期权的推出并非简单迭代,而是巩固其市场领导地位的战略举措。通过持续响应交易者需求演变,Deribit在高度竞争的衍生品交易所领域始终保持创新能力,这种自我革新精神使其持续成为专业加密交易者的首选平台。

USDC结算线性期权开启的全新可能

采用USDC结算的线性期权为交易策略开辟了新维度:美元计价投资组合的对冲策略执行将更为便捷,基差风险有效降低;配套推出的定期期货合约为风险管理和投机头寸提供更精细的工具组合。交易者无需将稳定币持仓转换为高波动性加密货币作为保证金,这种简化模式既能提升资本使用效率,也有望吸引更多机构与零售客户参与。Deribit在稳定币衍生品应用的前瞻性布局,正引领行业向稳定透明金融工具转型的潮流。

对交易策略的启示

对现有Deribit用户而言,新型线性合约提供了与传统反向合约并行的选择,便于构建多元化投资组合。新入场交易者则受益于降低的参与门槛和直观的结算机制,能以更高确定性开展比特币或以太坊期权交易。值得注意的是,市场深度提升可能带来更窄的买卖价差,所有参与者都将从中获益。需要强调的是,衍生品交易始终伴随风险,建议投资者在投入资金前进行充分研究并制定完善的风险管理方案。

总之,Deribit推出的USDC结算比特币和以太坊期权,通过聚焦参与便利性、结算简化及产品创新,不仅提升了平台竞争力,更为加密期权的大规模应用铺平道路。这一战略演进既巩固了其市场主导地位,也为全球交易者创造了令人期待的新机遇。

常见问题解答

Q1:什么是USDC结算期权?
A1:指损益以与美元锚定的稳定币USDC(而非标的加密货币本身)进行结算的衍生品合约。

Q2:线性期权与反向合约有何区别?
A2:线性期权使用稳定币结算,价值追踪更直观;反向合约以标的加密货币结算,其价值会随加密货币价格波动。

Q3:Deribit新期权的最小订单规模?
A3:比特币期权最小订单0.01BTC,以太坊期权0.1ETH,显著提升交易可及性。

Q4:Deribit推出新期权的原因?
A4:旨在提升交易便利性、简化结算流程,并响应市场对稳定币计价衍生品日益增长的需求。

Q5:Deribit仍是最大加密期权交易所吗?
A5:是的,其近期1850亿美元的交易量记录持续保持市场领先地位。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