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选
我的自选
查看全部
市值 价格 24h%
  • 全部
  • 产业
  • Web 3.0
  • DAO
  • DeFi
  • 符文
  • 空投再质押
  • 以太坊
  • Meme
  • 比特币L2
  • 以太坊L2
  • 研报
  • 头条
  • 投资

免责声明:内容不构成买卖依据,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加密货币动态:FTX崩盘后市场重建杠杆体系,借贷规模飙升至730亿美元创纪录

2025-11-11 19:59:00
收藏

核心洞察

2025年第三季度,加密货币借贷规模创下736亿美元的历史新高。这一数字超越了2021年第四季度694亿美元的峰值纪录。据研究机构数据显示,相较于2024年第一季度,总借贷金额增长近三倍,这主要源自个人投资者加大杠杆操作。

借贷高峰与市场转折的微妙同步

当前市场走势与2021年末呈现惊人相似性——彼时借贷规模触及顶峰后,随即爆发系列丑闻与破产事件,最终引发加密货币市场崩盘。随着数字资产价格在2025年第三季度创下历史新高,该领域借贷活动同步刷新纪录。数据显示,本轮借贷热潮的发展轨迹与2024年第一季度形成鲜明对比,当时行业刚刚因美国比特币现货ETF获批而初现复苏迹象。

在市场热度持续升温的同时,比特币价格自历史高点回落超20%,引发对熊市重启的担忧。这种借贷峰值与价格回调的时序关联,再次印证了加密货币市场周期中"杠杆先行,风险后至"的特殊规律。

杠杆驱动的市场新格局

破纪录的借贷规模证实当前市场周期由杠杆驱动,而非单纯现货交易主导。零售投资者通过借贷加码多头仓位,对冲基金则运用借贷开展基差交易和短期流动性管理。与此同时,数字资产托管公司以其持有的比特币和以太坊作为抵押品进行融资套利。

抵押品价值与系统性风险的动态平衡

当借贷规模与资产价格同步攀升时,市场系统呈现自我强化的反射性特征:抵押品增值支撑更多借贷,而当价格下跌20%时,贷款价值比骤升将引发强制去杠杆,这种压力将同时冲击加密货币和托管公司股票。

研究指出,当前市场架构呈现三大结构性转变:链上超额抵押协议实现规模化发展,中心化金融平台虽缩小业务规模但仍保持不透明性。更值得注意的是,中心化平台从去中心化协议借入资金后转贷的"双重记账"现象已然显现。这种混合借贷模式使得对手方链条再度延长,任何价格波动都可能同时触发去中心化平台的自动清算与中心化金融的保证金追缴。

信用架构支撑的市场收益

加密货币借贷已成为衡量市场情绪的关键指标。数字资产托管公司的兴起,创造了从现货波动向信用压力传导的新路径。当比特币价格反转时,这些公司面临抵押品贬值和股权缩水的双重打击,却仍需履行固定债务,迫使企业在市场下行期启动风险规避机制。

这种最初作为小众企业策略的运作方式,已演变为放大ETF、托管工具及底层加密货币下跌幅度的传导渠道。在政策利好和ETF基础设施支持下,杠杆操作已深度融入机构交易链路。银行、主经纪商和结构化产品以ETF和大市值加密货币为抵押品的安全借贷,虽然提升了流动性,但也意味着去杠杆化过程将影响更广泛的机构资金基础。

潜在的体系性风险

尽管行业架构已发生变革,但创纪录的借贷规模中仍隐含着类似FTX事件的系统性风险。链上协议、不透明的中心化金融操作与双重记账现象,共同构成了相互关联的风险节点。数字资产托管公司作为核心借款人,将加密货币既作为抵押品又作为收益工具的策略,形成了风险集中点。

中心化金融借贷的不透明性,使得即使在监管改革后,交易对手方风险仍难以准确评估。当市场转向时,去中心化金融、中心化金融与比特币概念股可能面临同步去杠杆压力。通过ETF关联借贷和机构参与,加密货币市场与传统金融体系的关联度不断增强,去杠杆效应已不仅限于原生加密平台,更会通过主经纪商传导至主流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

736亿美元的借贷规模标志着加密货币信贷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这个诞生于比特币历史高点的数字,恰与价格拐点同步出现,这种与2021年危机前如出一辙的市场形态,揭示了虽经架构革新但仍存系统性脆弱性的杠杆驱动型市场本质。

免责声明:

本网站、超链接、相关应用程序、论坛、博客等媒体账户以及其他平台和用户发布的所有内容均来源于第三方平台及平台用户。百亿财经对于网站及其内容不作任何类型的保证,网站所有区块链相关数据以及其他内容资料仅供用户学习及研究之用,不构成任何投资、法律等其他领域的建议和依据。百亿财经用户以及其他第三方平台在本网站发布的任何内容均由其个人负责,与百亿财经无关。百亿财经不对任何因使用本网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损失负责。您需谨慎使用相关数据及内容,并自行承担所带来的一切风险。强烈建议您独自对内容进行研究、审查、分析和验证。

展开阅读全文
更多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