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布扎比禁止在农田进行加密货币挖矿活动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阿布扎比农业与食品安全局(ADAFSA)近日宣布,禁止在农业用地上开展加密货币挖矿业务。根据10月29日发布的公告,违规者将面临10万迪拉姆(约合27,229美元)罚款,当局还将暂停市政服务、没收挖矿设备并切断农田电力供应。
政策冲突与可持续性考量
ADAFSA表示,将农田用于加密货币挖矿不符合该地区"可持续发展"政策,且违反现有土地使用规定。公告明确指出:"此类活动超出本机构许可的经济用途范围,农田禁止开展相关业务。"
全球挖矿争议持续发酵
加密货币挖矿需要大量能源投入,这导致美国发电量激增,并引发全球监管机构的关注。关于其环境影响,目前仍存在两极观点:批评者认为挖矿破坏生态平衡,而支持者则指出垂直整合的挖矿作业可以回收工业余能并转化废弃能源。
成本驱动下的能源选择
作为利润率微薄的竞争性行业,矿工往往寻求最廉价能源以降低可变成本。2023年数据显示,水力发电、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以及油气田燃烧余能、垃圾填埋场甲烷回收等工业流程产生的能源,占比特币挖矿总耗能的50%以上。
学术研究揭示新可能
2024年8月,研究人员发表题为《垃圾填埋气发电与比特币挖矿综合框架》的论文,阐述了工作量证明(PoW)机制如何将甲烷转化为可用能源。该研究验证了垃圾填埋气发电系统(LFGTE)的可行性——通过收集填埋场垃圾释放的甲烷发电,既能封存有害温室气体,又能阻止其进入大气层。
这些发现与2023年发布的《比特币与能源转型:从风险到机遇》等早期研究形成呼应。该研究曾指出,到2030年,加密货币挖矿有望帮助减少全球8%的碳排放量。
监管压力与行业前景
尽管存在积极研究,批评者仍坚持认为挖矿威胁生态环境。美国立法者多次尝试推动环境保护署(EPA)出台限制措施,包括依据现行法规控制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针对矿场噪音污染制定新规。